當涂縣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區桃花社區,下轄原桃花村、萬山自然村、詹村自然村、呂墓沖自然村,地處風景秀麗的大青山東麓,北臨碧波蕩漾的姑溪河,半山半圩與唐代大詩人李白墓園一山之隔,這里山青水秀,民風純樸。境內有東晉大司恒溫墓、晉墓群、明代琉璃瓦窯址和新石器遺址等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有李陽冰故宅、千年構骨冬青古樹、千年古井等歷史資源,另有青云寺、百靈廟、大山廟等諸多廟宇,人文資源十分豐富。
護太路穿境而過,緊鄰寧馬蕪高速公路,交通十分便捷。全社區6250人,1660戶,區域面積達20平方公里,轄46個村民組,25個自然村,現有黨員165人,下設5個黨支部,主導產業——經果林,種植果樹有百年歷史,果園內有桃、李、柿、石榴、葡萄、板栗等30多種優質鮮果,F有果園面積近萬畝,形成了“十里桃花,萬畝果園”的獨特景觀。
依托資源優勢,自2006年以來,連續舉辦了八屆“桃花節”和“采摘節”,年均接待達18萬人次,共接待省內外游客近150多萬人次,年創旅游收入近2000多萬元。通過旅游業的發展,帶動了二、三產業,有力地推動了新農村和“美好鄉村”建設,為農民增收增添了新亮點,通過“桃花節”的舉辦,大大提升了桃花社區的知名度,收到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人均收入由2005年的4500元,提高到2012年的14500元。
2006年被列為我省第一批千村百鎮新農村示范點,同年被我市命名為“農家樂旅游示范區”。2007年被命名為“安徽省農家樂旅游示范點”和“安徽省森林旅游人家”,2007—2008年度被我市命名為“旅游工作先進單位”。2008年被命名為“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被命名為“省級生態示范村”,被省婦聯授予“巾幗示范村”,被市科技局列為“科技示范村”。2010年被評為省級、縣級新農村建設先進單位,同年被馬鞍山市授予第二屆“文明村”、當涂縣首屆“文明村”等榮譽稱號。2011年被安徽省授予“文明村”和馬鞍山市先進基層組織等榮譽稱號。2012年被命名為“安徽省衛生村”,“2012年中國·當涂護河園藝桃花節”被評為2012年度全市“十大品牌會展”。2012年,縣委、縣政府全面啟動“美好鄉村”建設工作,我村被當涂縣確定為重點打造的國家級生態旅游村和“美好鄉村”建設精品村。幾年來,成立了農民專業合作社6家,帶動農戶1000多戶,有力地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