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皖贛特委舊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東至縣龍泉鎮大板村上街村民組中部,由洋樓屋、天主堂和紅軍革命烈士墓三部分組成。1983年6月,東至縣政府公布洋樓屋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1月,池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34年3月,中共閩浙贛省委派省蘇維埃政府裁判、文化部長柳真吾,工農檢查部長周成龍(化名邱戰一),以及匡龍海、王豐慶等率領紅軍游擊大隊,到浮梁開辟根據地,創立中共贛北特委,柳真吾任書記。特委機關設在浮梁程家山。同年4月,贛北特委組織和領導了以浮梁小源為中心的,波及贛東北波陽、彭澤和皖南的東流、至德、祁門一帶的2000多名農民參加的武裝暴-動-,并取得了勝利
林豐玉濟橋位于龍泉鎮林豐村花屋村民組東南約150米的林豐河上,年代為清。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自橋面中心點向東、西各延伸27米,向南、北各延伸25米;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外緣為基線,向東、南、西、北再延伸25米。(第五批縣保,東政(2019)25號,2019年7月14日)。
高林廊橋位于龍泉鎮高林村觀橋組北側的小河上,年代為明。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橋面中心點為基點,向北延伸12米,向南延伸13米,向東、西各延伸5米;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外緣為基線,向北延伸5米,向南不延伸,向東、西延伸6米。(第五批縣保,東政(2019)25號,2019年7月14日)。
龍山墓塔位于龍泉鎮黃荊港村大灣村民組東南約1公里的馬龍山西麓,年代為明崇禎。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墓塔中心點為圓心,半徑為5米的圓;建設控制地帶:以墓塔中心點為圓心,半徑為10米的圓。(第五批縣保,東政(2019)25號,2019年7月14日)。
三源鄭氏祖墓位于龍泉鎮三源村永勝村民組西側,年代為清。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墓冢中心點為基點,向西南延伸8米,東北延伸5米,西北延伸7.5米,東南延伸7米;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外緣為基線,再向東北延伸5米,其余方向不延伸。(第五批縣保,東政(2019)25號,2019年7月14日)。
洋樓屋位于東至縣龍泉鎮大板村上街村民組,年代為近現代。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為池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黃荊港接濟橋位于東至縣龍泉鎮黃荊港村,年代為清代,類別為古建筑。2020年3月4日,池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池州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橋面中心點為基點,向北延伸40米,向南延伸40米,向東、西各延伸20米。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外緣為基線,再向東、南、西、北各延伸3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