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壩鎮地處淮河上、中游結合部,蒙洼蓄洪庫上游,距阜南縣城25公里,是兩省(皖、豫)三縣(淮濱、固始、阜南)三河(淮河、洪河、白鷺河)交匯處,聞名遐邇的王家壩閘座落其境內。全鎮14個村,111個村民組,自然莊臺36座,人口2.8萬,耕地1.59萬畝,國土面積33.4平方公里。
1、交通優勢。王家壩鎮對內14個村全部通水泥路。對外有地王路與S202省道相連,投資4270萬元的蒙洼防汛交通大橋已于2003年6月28日竣工通車,該橋是王家壩又一處亮麗的風景。該橋全長1.74公里,四車道,58墩高架橋,是阜陽市全長的高架橋,由此連接六安、合肥、河南省固始縣及省道328線。京九鐵路阜南站到此20分鐘路程,阜陽機場到40分鐘路程,統一規劃投資上億元的蒙洼環堤撤退路工程正在實施。占地約2000畝投資4000多萬元的保莊圩工程已全部竣工,現代化居民小區讓人感受到新農村新氣象。當年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渡河的邢郢渡口已升格為省級重點渡口,碼頭重建項目已破土動工。
2、電訊、供電優勢。隨著全鎮程控電話的不斷增容,現已開通電話1500多門,移動、聯通電訊發射塔的相繼建成并投入使用,寬帶網絡及大閘GPS衛星通訊系統啟用,通訊條件進一步改善;王家壩35千伏變電所的建成使用及農電網改造的實施,為王家壩的經濟發展添足了后勁。
3、政治優勢。自54年王家壩閘建成以來,已有11個年份14次開閘蓄洪,每次開閘蓄洪,王家壩都成為國人關注的焦點,各級領導也先后親臨王家壩視察指導,特別是2003年5月份以來,-委員長、-總理、-副主席、-紀委-、-副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國家部、委辦局和省、市、縣領導多次到王家壩各級領導的到來,不論是在政治上,政策上還是經濟上,都給予了極大的關心支持,這為王家壩的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
4、資源優勢。王家壩境內土質典型的潮沙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無污染源,盛產花生、毛豆、蔬菜等農作物,且庫外有近萬畝的天然草場,為發展牛羊養殖提供了豐富的牧草資源。2003年8月份注冊了“王家壩”商標,專門用于農產品生產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