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丁埠村 | 隸屬:南溪鎮 |
區劃代碼:341524109207 | 代碼前6位:341524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N |
長途區號:0564 | 郵政編碼:237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境內有丁埠村,相傳以前曾有丁姓商人在此開鹽店,取名丁埠,故得名丁埠村村民委員會。
基本介紹:
丁埠村位于南溪鎮東南部,距鎮政府10公里,屬典型山區、庫區一線村。總面積33.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411畝,山場面積31246畝,可利用水面1000畝,板栗2000畝,桑園900畝,種植業以水稻、小麥、玉米、花生等為主。
2011年6月,根據村級區劃調整,將原丁埠村、李集村、黃莊村合并為丁埠村。為方便村民就醫,村里選擇人口比較集中的原李集村部、黃莊村部、丁埠村部新建了3座設施齊全的村醫療室,便于群眾就醫。
丁埠村是立夏節起義的爆發地,丁埠村以此而出名。
丁埠村與石寨村、門前村、橫畈村、花園村、余山村、明強社區、麻河村、南灣村、吳灣村、曹畈村、南溪村相鄰。
榮譽排行:
2025年3月,被命名為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
2024年3月,丁埠村被命名為第六屆安徽省文明村鎮。
2023年5月,丁埠村回灣中心村被批準為2023年度美麗鄉村省級中心村。
2021年1月,丁埠村被認定為2020年度安徽省美麗鄉村示范村。
2020年4月,2019年度六安市市級衛生村(社區)名單公布,丁埠村上榜。
2019年5月,丁埠村入選2018年度安徽省森林村莊。
歷史沿革:
1962年為丁家埠公社丁埠大隊;1983年公社改鄉、大隊改村,成立丁埠村,屬丁家埠鄉;1984年撤鄉建鎮,屬丁家埠鎮;1992年撤區并鄉,隨丁家埠鎮并入南溪鎮;2011年村級規劃調整時,黃莊村、丁埠村、李集村合并成立新的丁埠村,駐地再原李集村部。
周邊相關:
丁埠村附近有天堂寨景區、梅山水庫、龍津溪地景區、金寨縣革命博物館、燕子河大峽谷、金寨紅軍廣場景區等旅游景點,有金寨獼猴桃、金寨天麻、金寨板栗、金寨黑毛豬、金寨高山米、金寨絲綢等特產,有門歌、金寨古碑絲弦鑼鼓、媽祖祭典、大別山盆景技藝、思帝鄉鑼鼓等民俗文化。
林維權(1904~1932)金寨縣南溪鎮丁家埠人。民國18 年(1929 年)在鄉少先隊任中隊長,民國20 年秋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先后在紅四軍任排長、連長、營長,民國21 年任紅四軍十一師三十二團團長
鮑英(1910~1932)又名鮑乃豪。金寨縣南溪鎮丁家埠人。民國15 年(1926年)入商城筆架山農校學習,在校加入中國共產黨。畢業后返鄉進行革命宣傳活動。民國18 年參加紅軍,民國20 年任紅四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