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安徽省 > 淮北市 > 烈山區 > 宋疃鎮

烈山區宋疃鎮文化旅游景點

[移動版]

淮北青龍寺

青龍寺位于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區宋疃鎮馬橋街東南1公里處青龍山南麓,依山而建,座北朝南。此山為徐州山峰余脈,東與虎山對峙,山有九峰,狀若蓮花,又名九朵蓮花山。遙看青龍寺,雨霧繚繞如龍騰空吞云吐霧,虎山狀似猛虎,虎視眈眈躍躍欲試,天然形成龍騰虎躍之勢。脊溝河環繞于東,閘河蜿蜒于西,依山傍水得天獨厚,山環水繞巧妙融合,風光無限令人陶醉,尤讓人流連忘返。整個寺院以大雄寶殿為軸線呈階梯式,結構嚴謹,錯落有序,高低對稱,搭配得體,不愧是古建筑中的杰作,讓人嘆為觀止,素有“佛教圣地、人間仙境”之美譽。青龍寺歷史悠久。傳說初為三國時期蔣干后裔祠堂,F寺后平地上有十余座墳丘叫蔣家林,至今尚有痕跡,F存碑文記載,青龍寺建于前明時期。據史料記載:明代,青龍

磨旗山捻寨遺址

位于宋疃鎮后周圩村東的奶奶山出產磨石,傳說樊噲曾在此豎旗招兵,至今仍有旗桿石眼,故名“磨旗山”。1985年采集生鐵1塊,發現重修奶奶廟碑1塊,刻“磨旗山舊有碧霞宮,后有菩薩明樓,前有閻君兩廂,再下有山神祠,西峰有三官、火神、靈官、華祖諸殿閣。又有朝陽二洞,洞中有玄帝達摩、自漢唐以迨我朝千余年矣。咸豐中遭兵燹。廟楹拆毀、神像傾頹……”此碑系清光緒年間所立。據清光緒《宿州志》記載,咸豐六年(公元1856年)捻軍大戰符離集,收磨旗山。捻軍占據此山后,便安營扎寨,屯兵把守,切斷清軍糧道。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六月,知州英翰帶領團練至高皇山。命奸細趙克常打入磨旗山,洋裝助捻,里應外合,迫使捻軍焚寨西走,轉戰于蕭、宿、永邊緣地帶。磨旗山捻寨

董樓烈士陵園

董樓烈士陵園又名楊山烈士陵園,位于烈山區宋疃鎮新園村(原董樓村)楊山北坡,是濉溪縣人民政府于1977年為淮海戰役犧牲的烈士而建,2002年又進行了修繕。陵園依山面北,東、西、南三面為圍墻。園內立石砌紀念碑一座,高12米,寬1.9米,厚1.8米,上 書-“為人民而死,雖死猶榮”九個大字。紀念碑左側原有平房5間,平房北為烈士墓,共35座,其中有從外地移來的游擊時期朱杰烈士墓一座。陵園東西長144米,南北寬44米,占地面積6335平方米。董樓烈士陵園是淮北市一處重要的革命文物,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紀念價值和愛國主義教育價值。

黃營村石樓

黃營村石樓位于烈山區宋疃鎮黃營村。石樓上下2層,共有房間30間,為純石頭建筑。20世紀70年代,在學大寨、趕郭莊浪潮中,1976年黃營村村民開始建石頭大樓,在沒有建造圖紙、沒有設計工程師的情況下,不使用任何鋼筋混凝土、粘合劑建造而成。石頭大樓蓋好以后,作為黃營村的村部,之后,作為敬老院一直使用至今。石頭大樓工藝水平極高,它是皖北地區獨一無二的建筑,展現了淮北人民敢于創造、無私奉獻的精神。

烈山趙氏宗祠

烈山趙氏宗祠位于烈山區宋疃鎮費寨行政村趙灘村南首,年代為清代。類別為古建筑。為淮北市第四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宋店子村漢墓群

宋店子村漢墓群位于烈山區宋疃鎮宋店子行政村宋店子村東羊山南首,年代為漢代。類別為古墓葬。為淮北市第四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后周圩子淮海戰役烈士公墓

后周圩子淮海戰役烈士公墓位于烈山區宋疃鎮軍王行政村后周圩子自然村北,已整體搬遷至烈山區烈士陵園,年代為現代。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為淮北市第三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青龍寺后山漢墓群

青龍寺后山漢墓群位于烈山區宋疃鎮董樓行政村青龍寺東北100米東距董樓1公里南距青龍寺60米,年代為漢代。類別為古墓葬。為淮北市第三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玉帝廟

玉帝廟位于烈山區宋疃鎮太山行政村東一里莊中央,年代為民國。類別為古建筑。為淮北市第三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捻寨遺址

捻寨遺址位于烈山區宋疃鎮軍王村,年代為清末。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為淮北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彭墩古墓

彭墩古墓位于烈山區宋疃鎮軍王村,年代為明代。類別為古墓葬。為淮北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色婷婷色 |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一码 | 欧美人体一区二区视频 | 日本乱辈伦视频 | 中文字幕一区日韩高清 | 在线看黄Ⅴ免费网站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