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溝村基本情況
界溝村位于靈城鎮西部,距縣城10公里,西臨婁莊鎮蔣圩村,S303省道穿村而過,全村共有14個自然莊,30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1310戶,總人口5400人,其中勞動力3300余人,常年在外務工700余人,村現有黨員158名。村設有黨總支1個,黨支部2個,村黨總支由3人組成,村委會委員由7人組成。村兩委班子健全。耕地面積15500畝,林地3500畝,水塘1300畝,村民住房占地面積1750畝。種植業主種小麥、玉米占95%以上;養殖業主要以養豬、養雞、養羊,豬年出欄在4000頭左右,羊年出欄1800余只,雞年出欄5000余只;林業以經濟林為主,品種為意楊、女貞、花水、葡萄。人均年收入6500元。
省、市、縣關于美好鄉村建設文件出臺后,鎮委、鎮政府確定界溝村為首批衛星社區,將界溝村列為安徽省“美好鄉村試點村”。界溝村“美好鄉村”建設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關懷下,以及在村黨員干部群眾的努力下,我村各項建設得到了上級政府的肯定和群眾的好評。
安徽省政府于12年9月中旬印發《安徽省美好鄉村建設規劃(2012—2020年)》。 《規劃》總體目標是建設生態宜居村莊美、興業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諧鄉風美的美好鄉村。到2016年,力爭全省40%以上的中心村達到美好鄉村建設要求;到2020年,力爭全省80%以上的中心村達到美好鄉村建設要求;到2030年,全省中心村全面達到美好鄉村建設要求。
《規劃》明確,從2013年開始,每年重點培育建設1500個左右中心村,全面推進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配套,建設周期2年。每年治理10000個左右自然村,以村莊環境綜合整治為重點,建設周期1年。
中心村為鄉村基本服務單元,主要建設任務是完善基本鄉村公共服務及支農服務功能,配置小學、幼兒園、衛生所、文化站、圖書室、鄉村金融服務網點、公共服務中心等11項基本公共服務和公交站、垃圾收集點、污水處理設施、公廁等4項基礎設施,吸引人口向中心村集聚。自然村為鄉村基層單元,主要建設任務是保留鄉村特色,改善人居環境,配置健身活動場地、便民超市等公共服務設施和垃圾收集點。
在設施建設上,道路交通工程應盡量利用原有鄉村道路,按交通需求合理確定寬度。在城鎮供水半徑內的村莊應優先采用管網延伸供水,不在城鎮供水服務半徑內且具備水源條件的大、中型村莊應采用獨立集中供水,小型村莊和相鄰村莊可結合實際采用區域集中供水,新建村莊應采用雨污分流排水系統。按照“村收集、鄉鎮運、縣處理”的模式,逐步實現村莊垃圾分類收集、封閉運輸、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
《規劃》根據省內區域差異明顯的特征,將全省分為皖北片區、皖中片區、沿江片區、皖西片區、皖南片區,實行差別化的美好鄉村建設路徑。村莊建設主要采用改造提升、拆遷新建、舊村整治、特色保護4種模式。在建筑風格特色上,皖北片區總體建設風格宜采用中原地區風格,皖中片區總體建筑風格宜融合皖南民居和皖北民居的特點,沿江片區宜融合江南水鄉和皖南民居特點,皖西片區總體建筑風格宜帶有部分徽派元素,建筑形式簡潔流暢,皖南片區總體建筑風格為徽派建筑風格。
鄉村環境應合理利用地形,保持田園風光,結合民俗民風,體現鄉土氣息。營造體現村莊特色與標志性風貌的村口景觀,整治疏通河道水系,改善水質環境,以村口、道路兩側、宅院周邊、濱水地區以及不宜建設地段為綠化重點,適當布置休息、健身和文化設施,注重營造和諧宜居的鄰里交往空間,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在適宜發展旅游業的村莊,合理設置游客休閑設施。鼓勵村民積極美化庭院,營造戶戶皆美景的環境效果。
產業發展上,全省將規劃建設淮北平原地區、江淮丘陵區、沿江平原區、皖南、皖西大別山等5個農產品生產集聚區,保障傳統產業發展,積極發展特色產業,加快興業富民步伐。
在上級黨委的正確領導下,界溝村兩委以黨的“十二五”規劃精神為指導,努力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響應“中國夢”,特別是美好鄉村建設以來,緊緊圍繞美好鄉村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20字方針,積極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加快農村發展,以村容村貌和路容路貌的集中整治為突破口,切實改善界溝村生產生活條件,力求帶領廣大群在“小康生活”的基礎上,帶領眾發家致富,致力于提高村民生活生活水平,為實現“中國夢”貢獻一份微薄但堅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