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歷史沿革
千百年來,漳湖一直沉睡在蘆葦叢中。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在原安徽省委書記黃璜的帶領下,望江縣人民掀起墾湖造田運動。1971年8月和1977年3月,原國家水電部軍事管制委員會主任張文碧、國家原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萬里同志先后來漳湖視察,并確定了漳湖直屬縣管的行政體制。
近年來,漳湖鎮立足實際,突出產業轉型,盤活村級集體閑置資產,壯大村級集體經濟。2019年工作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總體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緊扣脫貧摘帽和高質量發展兩大主題,按照“四化”要求,圍繞“一總八舉”路徑和“363”重點工作,依托“發揮農業優勢,彰顯民族特色,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文化”,打造民族風情小鎮。2018年末,全鎮人口2.9萬,總控制面積72.3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7.8萬畝,水域面積13345畝,林業面積7600畝。全鎮轄7個行政村(其中有全縣唯一的少數民族聚居村——回民村),六合村、回民村、紅湖村、大灣村、日星村、幸福村、中洲村。
二、地理地貌
漳湖鎮地處望江東北部,緊鄰安慶,濱江臨湖,地形平坦,土地肥沃,物產豐饒,風景殊勝。漳湖圩內交通比較便利,沿江堤頂公路和長江“黃金水道”順鎮而過。漳湖圩總堤長34.32公里,其中江堤4.882公里。一條長9.2公里的新漳河橫貫鎮中,將武昌湖與長江緊緊連在一起。8條綠色林帶縱橫湖心,形成雙“十”字景觀和立體交通網絡。得天獨厚的漳湖閘5000噸貨運碼頭是能夠停靠海輪的天然良港。
三、特色資源
1.豐富農業資源。漳湖資源豐富,土地肥沃,環境幽雅,氣候優良,特色鮮明,種養殖業發達,不僅盛產優質糧、油、棉,而且更是特色水產品、畜禽產品的產出地。全鎮油菜種植面積24000畝,其中大灣村油菜種植面積8000畝。漳湖鎮是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水稻)標準化生產基地。稻田青年蛋鴨養殖典范(漳湖模式)是國家表彰的“中國畜牧行業優秀創新模式”。
2.特色旅游資源。漳湖鎮回民村,是安徽省為數不多、安慶市回民居住密度最大最集中、望江縣境內唯一的少數民族集中聚居村落。強力啟動并推進了鄉村生態旅游。鎮域內回民村地處中國美麗田園——望江50萬畝油菜花海核心區,濱江臨湖、風景殊麗,是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全國民族團結先進集體。184米亞洲第一塔——葛上線回民跨江塔穿村而過。村內伊斯蘭渡江英雄紀念館和二戰飛機殘骸陳列館,每年都有大批觀光旅游客流連忘返。與回民毗鄰的紅湖村,正著力打造美麗鄉村中心村建設——沿江洲圩區經典版。集鎮及集鎮所在村——六合整治提升工程提速推進。始建于1663年順治廟已經完成重建。彰顯民族特色、建設美麗漳湖,依托美麗鄉村、發展鄉村旅游,漸成大勢所趨、共識共為。
辦公電話:0556——7300000
辦公地址:望江縣漳湖鎮人民政府
辦公時間: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