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排頭景區以橫排頭水利樞紐工程及豐源湖為核心,集險峰峻嶺、平湖怪石、古剎名寺等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于一體,匯山川秀色與水域風情于一身,融雄險奇特與精巧玲瓏于一域,譽為“橫排仙境”。景區內建有正本亭、清源樓、望江寺、休閑中心、水上碼頭,開發了湖區泛舟、清源樓登高望遠、百鷺園人鳥同樂、碧水巖危崖觀奇、望江寺悠思懷古、淠河段趣味漂流、黃蓮寺參禪拜佛等游樂項目。隨著景區的進一步開發,橫排頭將成為六安市的“南郊公園”。“青山環碧水,綠樹映紅樓;白鷺藍空舞,畫舫逐浪游”,這就是橫排頭風景區今天常見的美景,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王光英盛贊其為“橫排仙境”。橫排頭風景區位于六安市以南20公里處的蘇家埠,由六安出發,沿淠河總干渠蜿蜒20km直到橫排頭。這是
黃蓮寺,位于六安市城西南二十公里的皖西名鎮蘇家埠。該寺始建于北魏,據寺內原有碑文記載,寺廟原名為“古林禪院”。唐貞觀年間,太宗李世民下詔全國重建寺廟,有尉遲恭監造,該寺也在重建之列。傳說重建竣工之際,廟前池塘綻開無數黃色金蓮,此情上奏朝廷,太宗稱之為盛世奇觀,遂賜名“黃蓮寺”。據《同治六安州志》記載:“黃蓮寺州西四十里,前有池舊產蓮色如金故名。明嘉靖七年重修得斷碑載建炎年號。黃湖詩曰:春寺隨山泊,尋幽獨露磯。晚陰重散步,佳勝感斜暉。后圮康熙三年僧緒禎,慧巧募修,五十八年僧鎮玉重修華整。”歷史上的“黃蓮寺”,曾有前殿、中殿、后殿及東西兩廂計房屋五十五間半,寺內天王殿、大殿、地藏殿、十王殿、三圣殿、藏經樓、念佛堂、客堂等一應俱全,有菩薩
李氏宗祠在六安市蘇埠鎮八里灘村。始建于清嘉慶二年(1797年),先祖始建宗祠25間,占地面積2400平方米,2013年1月,被裕安區列為全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宗祠始建嘉慶二年,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先祖始建宗祠25間,占地2400平方米,擁有天井小院2個,北廂房被社會辦學集資拆除,現保留完整部分為僅存的天井小院。隨著時間的流逝,宗祠曾被-占用,社會辦學數年,文革期間,宗祠遭到慘重的破壞,年久失修,椽斷、瓦塌、柱粉、垟張,雨天一片汪洋,隨時面臨倒塌的危險。2005年2月我族自發推選李永發(李斌)、永欣(長樂)、永泰、永魁、永憲、忍圖、圖仁、圖全、圖明九人成立復修宗祠籌委會,召開房長會議,共同謀劃,每人丁30元,以及數名族員慷慨解囊募
蘇家埠戰役紀念園,位于安徽省六安市橫排頭水庫邊,占地160畝,投入700萬元,分為徐向前元帥廣場、蘇家埠戰役紀念館等,許繼慎紀念園位于裕安區青山鄉,投入500萬元,占地20畝,園內有許繼慎將軍漢白玉雕像、紀念館等。1932年3月22日到5月8日,徐向前元帥在六安市蘇家埠鎮指揮紅四方面軍與國民黨軍開展了浴血奮戰,為鄂豫皖地區的革命戰爭奠定了勝利的基礎。鎮東南朱家大院為紅四方面軍蘇家埠戰役總指揮部舊址,現辟為陳列館,徐向前元帥為之題詞。戰役舊址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12月,蘇家埠戰役紀念園入選《全國紅色旅游景點景區名錄》。
排頭樞紐工程位于六安市裕安區蘇埠鎮以南5公里的淠河上,是淠河灌區的渠首工程,也是淠河流域上游水資源開發利用的關鍵性工程,距上游東淠河與西淠河匯合處的兩河口約9公里,灌水面積4370平方公里。該工程始建于1958年,1959年主體工程基本竣工,當年發揮灌溉效益,以后灌溉面積逐年擴大,到2000年底止,灌溉面積已達616萬畝,占設計灌溉面積660萬畝的93.3%,40年累計引水總量867億立方米。2019年,橫排頭渠首樞紐工程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羅氏宗祠坐落在安徽省六安市蘇埠鎮國家AAAA級、橫排仙境旅游度假區境內的“羅氏宗祠”始建于明天啟國清朝雍正年間重建,乾隆年間全部建成,前后用了幾十年時間,幾百年來,歷經兵荒戰亂,風風雨雨,但經羅氏歷代子孫后裔盡心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