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泉鎮建制于1992年3月,由原湯池、斯橋、東營三鄉合并而成,位于縣城北郊,東與毛尖山鄉、石關鄉交界,西與來榜鎮、蓮云鄉接壤,南與縣城天堂鎮相鄰,北與石關鄉、來榜鎮毗連,總面積86平方公里。2005年全鎮轄12個行政村,305個村民組,8023戶,32744人。鎮人民政府駐地湯池雙墩組,系全鎮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和信息中心。集鎮區橫跨湯池河,占地1平方公里,新街店鋪林立,功能日趨完善,是城鄉物資交流的集散地,是發展農村經濟的載體。特別是聞名省內的天然溫泉開發于其間,就地造景,山水相依,格外秀麗。2002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25608萬元,鄉鎮企業收入 13604萬元,財政收入 24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61元。
自然環境
溫泉地處大別山南坡、山前丘陵和小盆地,東北部和西北部為中山區,高峰巍峨、陡峻,境內黃毛尖主峰海拔1578.4米。中山區林木蔥蘢,溪流交錯。中間田籠縱橫,頗多小畈,尤以湯池畈聞名。低畈區海拔380米。溫泉是皖河水系之皖水大河主河流的發源地,一般高程300—600米。境內屬北亞熱帶大陸型濕潤性季風氣候區,其特點是氣候溫涼、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全鎮耕地面積1.9 萬畝。境內自然條件比較優越,生物種類繁多,植物1800余種、動物170余種,自然資源豐富。且在原三線廠搬遷后建成的長寧、解放嶺兩個工業小區初具規模, 發展潛力巨大。
主要資源
林業資源:全鎮林業用地82224畝,竹木用材林占57290畝。近五年,重點發展經濟林6560畝,主要林種是板栗、杜仲、厚樸、銀杏和梨、杏、桃。森林覆蓋率達63.8%,生態環境良好,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還有珍稀的娃娃魚、野山羊、杜鵑等。
農業資源:年均糧食種植面積17720畝,主要作物是水稻、小麥、玉米、山芋,次為高梁、豆類。年均糧食總產8600噸。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糧食作物比重下降,經濟作物比重上升,茶、桑、果、藥、菜發展成為支柱產業。近五年,年均產干茶52.7噸,產值105.4萬元;年均產干繭400噸,產值960萬元;年均產中藥材20噸,產值320萬元。以板栗為主的林果和蔬菜產量逐年提高,山區生產的綠色有機食品銷路越來越大,效益顯著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