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批準梅縣撤縣設區 梅州市區面積擴大10倍
[2013-11-11 13:31:16]
南方日報訊 (記者/柯鴻海)日前,國務院正式批準同意梅州市撤銷梅縣,設立梅州市梅縣區。新設立的梅縣區行政區為原梅縣的行政區域,政府駐地不變。
梅縣區管轄行政區域不變
梅縣撤縣設區后,梅州市區面積由去年的298平方公里,變為現在的3053平方公里,擴大9倍多。梅縣區以原梅縣的行政區域為行政區劃,梅縣區政府駐地不變,下轄17個鎮,總面積2502.9平方公里,總人口59.25萬人。目前,梅州市的行政區劃總數不變,轄梅江區、梅縣區、平遠縣、蕉嶺縣、大埔縣、豐順縣、五華縣5縣2區,代管1個縣級市(興寧市)。
梅州市是我省唯一僅有一個市轄區的城市。梅江區是1988年梅縣地區改為梅州市時,從當時的梅縣市(縣級市)中劃分出來的一個縣級區,從而形成了梅州市、梅江區、梅縣"三府同城"的狀況。而梅縣是梅州市縣域經濟最為發達的縣,gdp、工業生產總值和財政收入均居梅州市首位,“撤縣設區”可謂水到渠成,民心所向。而在“三府同城”的局面下,梅江區與梅縣新縣城建成區早已連成一片,梅縣與梅江區的群眾歷史文化同源,為梅縣撤縣設區擴大梅州市中心城區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環境。同時,梅縣的行政管理體制導致了市縣同城但不統籌,同城但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不配套不銜接,梅縣廣大干部群眾對梅縣撤縣設區期盼已久。
建粵閩贛邊區域中心城市
梅州市委書記朱澤君表示,梅縣撤縣設區,對梅州提高新型城鎮化水平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將有效促進梅州市中心城區擴容提質,加快建設粵閩贛邊區域性中心城市,不斷完善城市功能和提高輻射帶動能力,統籌一體化城鄉發展,城鄉互動,產城聯動,實施好“城是宜居區,鄉是生態園,塑造"世界客都"”戰略。同時更重要的是讓梅縣由農業經濟向城市經濟轉變,進而帶動市民生產生活方式得到根本改變,增強地區發展后勁和綜合競爭力。
在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中,梅州市提出了打造100萬人口的粵閩贛邊區域性中心城市的發展目標。至去年底,梅江區面積僅有298平方公里,實際建成面積只有35平方公里,是全省地級市中市區面積最小的市之一。城市規模小、承載力低,難以輻射帶動1.59萬平方公里、517萬人口的地區發展。因此,調整梅州市行政區劃,將全面拓展梅州中心城區發展空間和有效優化城鎮與產業布局,提升群眾的生活水平。
至此,我省從去年12月至今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已有4個縣獲批“撤縣設區”:去年,清遠清新、揭陽揭東“撤縣設區”;今年8月,潮州市潮安縣“撤縣設區”,是粵東西北地級市中心城區“擴容提質”的代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