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撤鎮設區該起什么名?
市民:應體現當地歷史,建議保留天涯、崖州、亞龍等名稱
民政部門:新設四區名稱還有待市政府發布
國務院批準三亞撤六鄉鎮設四區后,四個區名稱如何命名引發百姓熱議。究竟是尊重歷史還是取個洋氣、現代的名字?在記者的走訪中,一些市民提出,四個區的起名應當尊重和體現歷史。
南國都市報記者利聲富
四個區該叫啥引市民熱議
近日,網友“金沙江之陽”一則“三亞新設四個市轄區”的帖子引發三亞撤鎮設區熱議。帖子中說:國務院批復三亞市撤六鎮新設四區,分別為吉陽區(撤銷原河東區、吉陽鎮、亞龍灣管委會)、鳳凰區(撤銷原河西區、鳳凰鎮、天涯鎮、三亞灣管委會,保留育才鎮)、海棠區(撤銷原海棠灣鎮、海棠灣管委會)、崖州區(撤銷原崖城鎮)。
這個帖子的內容目前還得不到證實。不過,四個區該如何命名,成為三亞街頭百姓熱議的話題之一。
網友“綠茶消夏”說:我覺得三亞一定要保留幾個地名,天涯區(金字招牌),天涯代表的是一種文化,在人們心目中有一些情結;崖州區(三亞的歷史),千萬不要叫什么南山區呀,崖州是三亞的古稱,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亞龍區(三亞的旅游聲譽)。
記者粗略地統計了一下,在網友的諸多留言中,對于帖子中所說四個名稱,崖州區和海棠區爭議不大,但對于鳳凰區和吉陽區兩個名稱卻爭議不小。有的網友認為,如果真像帖子中所說,鳳凰區包括現河西區、鳳凰鎮、天涯鎮、三亞灣管委會等,鳳凰區的名稱無論是從歷史還是從影響力來看,倒不如叫天涯區。一首《請到天涯海角來》唱響大江南北,“就算你逃到天涯海角,也要……”這句口頭禪也經常掛在許多人嘴邊。相比之下,鳳凰是在建設了鳳凰國際機場后,原羊欄鎮也隨之改名為鳳凰鎮,歷史較短。
市民呼吁尊重歷史文化傳統
事實上,不止此次撤鎮設區名稱改名引起百姓熱議,此前,羊欄鎮改名為鳳凰鎮,藤橋與林旺改名為海棠灣,田獨改名為吉陽等,也引起市民熱議。
三亞市民胡先生說,地名是給人記的,如果不順口、不好記,或者含義讓人覺得不舒服,跟當地人的習慣擰著來,壽命就很難長久。因此,更改地名要尊重歷史文化傳統,要與當地的地理特點相吻合,這樣的地名才能有生命力。
網友“黎家美沙酮”在博文中說,三亞的田獨鎮,日軍侵瓊期間不僅在這里開采鐵礦掠奪資源,致使近萬名勞工罹難。日軍還奴役中國勞工修建一條連接石碌鐵礦至八所港至田獨鐵礦和榆林港的鐵路,作為掠奪我瓊南鐵礦資源的重要鐵路運輸線。2001年初,三亞市人民政府建一座占地面積20平方米、高約8米的“田獨萬人坑死難礦工紀念碑”。改為吉陽鎮后,還找得到這個碑么?
“黎家美沙酮”還說,“藤橋”這個地點有近千年的歷史,卻被改成了“海棠灣”。地名既是時代的產物,又具有相對穩定性,因而改名應慎之又慎。
對此,土生土長的三亞市民王先生認為,現在,三亞有的地方改名確實有點亂。就拿“鳳凰”來說,原狗嶺改名為鳳凰嶺,在大海中填了一座人工島—鳳凰島。鳳凰機場在鳳凰鎮,鳳凰嶺在河東區,鳳凰島在河西區。這么多叫“鳳凰”的名稱,使得來三亞的游客一不小心就弄錯。
民政局稱名稱有待市政府發布
對于網友帖子中所說的撤鎮設區后四個區的名稱,南國都市報記者向三亞市民政局等有關部門核實,但他們沒有確認四個區的具體名稱叫什么,稱各區名稱還有待市政府發布。
三亞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更改地名是非常嚴肅的事,要經過嚴格的程序,包括問卷調查、網絡民意、省政府批文、公示等。新的地名必須有依據,或是歷史沿革、或是地理特性。同時,更名可反映出三亞一段歷史變遷,對了解三亞歷史、弘揚地名的文化內涵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符合地名傳承和尊重歷史的原則,不可能隨意更改。
三亞土生土長的王先生認為,叫什么名稱只是一個符號,如果只是一味追求歷史或者洋氣,沒有實實在在的致富措施,百姓的生活還是原樣。畢竟,一個城市的名字決定不了一個城市的發展。只有加強城市建設、加速經濟發展、提高人口素質,才是提高城市競爭力的根本,百姓的生活才更好。當然,地名有自己的特色,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且一個城市的名字詮釋著一個城市的發展歷程,一定要慎重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