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自流井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一)撤銷農團鄉和漆樹鄉,設立飛龍峽鎮,以原農團鄉和原漆樹鄉所屬行政區域為飛龍峽鎮的行政區域,飛龍峽鎮人民政府駐俞沖市街144號。
(二)撤銷紅旗鄉,設立紅旗街道,以原紅旗鄉和沿灘區衛坪鎮楊公橋村、紫景社區、東湖社區、楊公橋社區所屬行政區域為紅旗街道的行政區域,紅旗街道辦事處駐興川南街255號。
(三)撤銷高峰鎮,設立高峰街道,以原高峰鎮所屬行政區域為高峰街道的行政區域,高峰街道辦事處駐龍匯南街468號。
(四)撤銷舒坪鎮,設立舒坪街道,以原舒坪鎮所屬行政區域為舒坪街道的行政區域,舒坪街道辦事處駐舒坪路18號。
二、關于貢井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五)撤銷牛尾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蓮花鎮管轄,蓮花鎮人民政府駐明清街1號。
(六)撤銷章佳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成佳鎮管轄,成佳鎮人民政府駐萬壽宮6號。
(七)撤銷白廟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和成佳鎮鄭家觀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建設鎮管轄,建設鎮人民政府駐建秀路203號。
(八)撤銷長土鎮,設立長土街道,以原長土鎮所屬行政區域為長土街道的行政區域,長土街道辦事處駐黃桷村8組106號。
三、關于大安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九)撤銷永嘉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何市鎮管轄,何市鎮人民政府駐何家場社區139號。
(十)撤銷鳳凰鎮,設立鳳凰街道,以原鳳凰鎮所屬行政區域為鳳凰街道的行政區域,鳳凰街道辦事處駐馬吃水金魚路61號。
(十一)撤銷和平鎮,設立和平街道,以原和平鎮所屬行政區域為和平街道的行政區域,和平街道辦事處駐金勝社區紅星巷1號。
四、關于沿灘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十二)撤銷劉山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永安鎮管轄,永安鎮人民政府駐金龍路141號。
(十三)將瓦市鎮田鋪村、汪壩村、洪灣村、永發村、平安村、洪溝社區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沿灘鎮管轄,沿灘鎮人民政府駐廣場路26號。
(十四)撤銷衛坪鎮,設立衛坪街道,以原衛坪鎮唐廟村、曾家橋村、嚴家村、老房村、巖山村、蛇金山村、尖山村、桔香村、興塘村、付家村、重灘村、萬佳村、瑤灣村、新嚴村、打谷村、卷子村、易市村、蔡市村、詹市村、衛里村、板倉社區、龍湖遠達社區、恒大綠洲社區、沿湖社區、錦城社區、糍粑坳社區、沙坪街社區所屬行政區域為衛坪街道的行政區域,衛坪街道辦事處駐沙坪街12號。
(十五)撤銷鄧關鎮,設立鄧關街道,以原鄧關鎮昌美村、黃嶺村、牌坊村、新塘村、鹽業社區、會仙橋社區和王井鎮太源村所屬行政區域為鄧關街道的行政區域,鄧關街道辦事處駐半坡頭352號。
(十六)將原鄧關鎮高石村、大力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王井鎮管轄,王井鎮人民政府駐正街8號。
五、關于榮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十七)撤銷復興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觀山鎮管轄,觀山鎮人民政府駐西北街51號。
(十八)撤銷于佳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雙古鎮管轄,雙古鎮人民政府駐南街2號。
(十九)撤銷金花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東佳鎮管轄,東佳鎮人民政府駐關岳街63號。
(二十)撤銷古佳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河口鎮管轄,河口鎮人民政府駐群興街26號。
(二十一)撤銷雷音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新橋鎮管轄,新橋鎮人民政府駐中心街138號。
(二十二)撤銷墨林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東興鎮管轄,東興鎮人民政府駐東順街95號附1號。
(二十三)撤銷望佳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雙石鎮管轄,雙石鎮人民政府駐振興路55號。
(二十四)設立梧桐街道,將旭陽鎮二佛社區、望景樓社區、板板橋村、勞動村、柏林村劃歸梧桐街道管轄,梧桐街道辦事處駐附西路734號。
(二十五)撤銷過水鎮,設立青陽街道,將旭陽鎮金碧社區、郝家壩社區、朝陽村、星星村和原過水鎮劉家廟村、文昌村21至27組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青陽街道管轄,青陽街道辦事處駐旭水大道南三段68號。
(二十六)將原過水鎮過水坳社區、文昌宮社區、夜合村、兩木村、柑柏場村、盧家山村、伍家村、黑林村、萬民村、文昌村1至20組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旭陽鎮管轄,旭陽鎮人民政府駐河街266號。
六、關于富順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二十七)撤銷中石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古佛鎮管轄,古佛鎮人民政府駐桂花路134號。
(二十八)撤銷寶慶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童寺鎮管轄,童寺鎮人民政府駐童趙路28號。
(二十九)撤銷富和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板橋鎮管轄,板橋鎮人民政府駐新西路13號。
(三十)撤銷彭廟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永年鎮管轄,永年鎮人民政府駐和諧街69號。
(三十一)撤銷石道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長灘鎮管轄,長灘鎮人民政府駐東街69號。
(三十二)撤銷萬壽鎮,將原萬壽鎮鴻遠村、桂林村、踏水村、老坡村、楊寺村、蓮花村、萬壽場社區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趙化鎮管轄,趙化鎮人民政府駐普安路69號。
(三十三)將原萬壽鎮青山村、建國村、洞上村和安溪鎮順江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琵琶鎮管轄,琵琶鎮人民政府駐河堰新街20號。
(三十四)撤銷互助鎮、富世鎮,設立富世街道,以原富世鎮后街社區、吉安莊社區、釜江社區、楊柳灣社區、北湖社區、龍山社區、白果灣社區、沙山社區、西湖社區、金山社區、五府山社區、十字嶺社區、印花莊社區、富州花園社區、文廟社區、望云村、慶和村、槽店村、光燈村、丁海村、海棠村、共和村、聯合村、團結村、躍進村和原互助鎮高山村、友愛村、李寺村、小塘村、保家村、永和村所屬行政區域為富世街道的行政區域,富世街道辦事處駐釜江大道東段456號。
(三十五)設立鄧井關街道,以原富世鎮鄧井關社區、青崗山社區、宋渡社區、臨江社區、松山社區、谷草山社區、濱河社區、安和村、晨光村、鎖江村和原互助鎮互助社區、長山村、春光村、金城村、萬古村、新灣村、力和村、騎龍村所屬行政區域為鄧井關街道的行政區域,鄧井關街道辦事處駐釜江大道西段417號。
(三十六)撤銷東湖鎮,設立東湖街道,以原東湖鎮和獅市鎮七賢村、復興村、五橋社區以及騎龍鎮馬耳橋村、芭蕉村所屬行政區域為東湖街道的行政區域,東湖街道辦事處駐東大街3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