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網 > 安徽省 > 馬鞍山市 > 博望區 > 博望鎮

博望,從南朝梁代走來

[2021-5-21 17:05:19]
  博望,從南朝梁代走來
  
  據民間傳說,早在南朝梁代,石臼湖曾是江南巨富石崇的大莊園。東海龍王三女兒嫁到這里,成為石崇的兒媳,由于婆媳關系不和而常受虐待。龍王知道這個情況后,曾托夢囑咐女兒逃回東海。一日,龍女和丈夫一道逃離,并囑咐其丈夫千萬不要回頭張望,可是丈夫戀家心重,回頭一望,莊園頓時成一片汪洋。自此,人們就稱此地為“不望”。后來,又因一望而成的石臼湖廣闊淵博,就將“不望”寫成“博望”。這就是博望名稱的由來。

  
  博望鎮建于南朝梁時,距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南朝以后,博望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日漸繁華。明代,博望為市。清代,博望為鎮。舊時,鎮內有一條青石板鋪筑的街道,由東橋、中橋和西橋三座古橋連接而成。鎮區四周環水,頗具“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古韻。本世紀三十年代,博望商業繁華,店鋪林立。1933年,全鎮各類店鋪有一百一十多家。
  博望在歷史上行政區劃多有變遷。隋開皇九年(589年)平陳后,江南郡縣制變革,博望當時隸屬揚州丹陽郡內。北周以后,丹陽郡廢除,設立蔣州,博望并入江蘇溧水,隸屬蔣州。其后變遷,或區、或鄉、或鎮,或江蘇,或安徽,多達幾十次。1965年,博望設為博望區,下轄博望、和平、安南、新博4個公社。1970年,拆區并社,博望區劃分為博望、新博2個公社。1984年元月,設立鄉鎮建制,博望設為博望鎮,新博設為新博鄉,新博鄉又劃歸為博望鎮。2012年9月12日,博望區成立,轄博望鎮、丹陽鎮、新市鎮。
  博望多山,土剛民勁。歷史上,這里易澇易旱。為求謀生,從北宋開始,博望鐵業興起,工匠們一年四季,到處漂泊,以打鐵鍛銅販錫謀生。博望人打鐵,舊時稱打“小三子”,即三人一起外出,一人拉風箱,一人掌锨,一人掄,鋒利堅韌的菜刀就是這樣打制出來的。菜刀打的好不好,關鍵看淬火。自古以來,博望就有一批身懷淬火工藝絕活的工匠,他們讓這門絕活代代相傳。到了明清,博望人打制刀具達到鼎盛時期,據縣志載,清代乾隆年間,博望鐵業已享有盛名。“蕪湖的剪子,博望的刀”,“刃具之鄉”之說,就是在這一時期傳遍大江南北。博望橫山西部和東部山谷地帶,有一條石板路,人稱橫山古道,這條古道就是博望人外出打鐵踏出來的。
  進入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以社隊企業為骨干,刃具之鄉博望開始從打制家用刀具,向打制工業刃具轉化。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博望人將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從打制家用刀具起步,向多類機械刃具、多類模具、多類機床、多類機械配件進軍。短短三十余年,博望的刃模具、機床、機械加工等企業就發展到一千多家,并擁有兩萬多推銷員。昔日的“刃具之鄉”,華麗轉身為“中國刃模具第一鎮”、“中國剪折機床第一鎮”。
  值得一提的是,博望還曾是江南新四軍建立的一塊抗日根據地。1937年12月,日軍占領當涂后,博望鎮橫山地區民眾紛紛組織起抗日自衛武裝。1938年,新四軍先遣一、二支隊相繼挺進江南敵后,在博望鎮橫山境內點燃抗日烽火,橫山地區黨的各級組織和抗日民主政權相繼建立,軍隊和人民并肩斗敵、浴血奮戰,粉碎了日寇無數次“蠶食”和“掃蕩”,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壯麗的歷史篇章。

上一篇:2021年什邡市部分鄉鎮(街道)行政區劃調整方案
延伸閱讀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精品另类 | 最新久久免费网址 |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深喉 | 色久综合网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日本成本线在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