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海鎮原屬“南海子”一部分,為元、明、清三代帝王行圍狩獵的范圍。清光緒二十八年準令開墾“南海子”內大片土地,由皇宮內太監在此圈占土地,開設私莊,從河北河間、肅寧等縣招來大批貧苦百姓為他們開墾耕種,故在此形成一個個村落。鎮界南有晾鷹臺,為元之鷹坊仁虞院,在清康熙《大興縣志》中稱其為大興“八景之一”。《南囿秋風》詩中寫道:“落雁遠驚云外浦,飛鷹欲下水邊臺”。今臺基尚存,其上樹木成林,一片蔥郁,列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鎮域南側建有北普陀影視城。
1991年為鄉建制,紅星區轄鄉。位于大興縣東北部,距黃村鎮東10公里。鄉域面積16.91平方公里,南北縱長5公里,東西寬4公里。東鄰太和鄉;西靠金星鄉;南接垡上鄉;北與舊宮鄉毗鄰。轄11個行政村。全鄉總戶數2548戶,總人口19695人(包括流動人口),其中農業人口8439人,以漢族為主,有滿族114人。1997年底,鄉域面積16.91平方公里。轄10個行政村。有3528戶,10091人。2000年合鄉并鎮,撤銷瀛海鄉、太和鄉建制,成立瀛海鎮。鎮政府駐地大三槐堂村西。
至2010年,位于大興區東北部,緊鄰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轄域面積36.79平方公里。東與通縣接壤;西靠西紅門鎮;南與青云店鎮毗鄰;北與舊宮鎮相連。轄28個行政村,戶籍人口21763人,流動人口3506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