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銷花鄉(地區辦事處),設立花鄉街道辦事處。設立玉泉營、看丹街道,變更新村街道轄區范圍后,以原花鄉其余區域為轄區范圍。花鄉街道辦事處駐郭公莊中街18號院6號樓。
花鄉氣候屬溫帶大陸性季風型,其特點是:春旱、秋澇、夏熱、冬燥。春旱機率45%,秋澇機率60%。夏季炎熱、多雨,氣候較濕潤。有悶熱天氣。冬季寒冷,常有強烈的西北風。有下雪天氣。
冬夏季長,而春秋季短。春季少雨多風,氣候干旱,太陽輻射增強。據記載,年平均降雨量是570.4毫米,全年平均溫度13.7攝氏度,年平均最高溫度19攝氏度,最低為5.5攝氏度。年平均日照總時數2649小時,日照百分率為61%。由于受內蒙古高壓控制,多為西北風,全年風速為2.9米/秒。
據史-載,花鄉的歷史可追溯到兩千年以前。從漢到隋唐,從遼金到元,從明清到今天,花鄉的歷史可說是流芳百世。元《春明夢余錄》載“今右安門外西南,泉源涌出,為草橋河,接連豐臺,為京師養花之所”,明《帝京景物略》中這樣描寫“都人賣花擔,每辰千百,撒入都門”。清《鴻雪因緣圖》曰“豐臺為養花之所-----培養花木四時不絕”。“前后十八村,泉甘土沃,養花最盛,故居民多以養花為業。”這里的十八村,就是指現在的草橋、黃土崗、樊家村一帶。《舊都文物略》稱“清代宮中陳列鮮花,對午一換,勒為定制”。著名現代作家姚雪銀的名著《李自成》一書中曾述有“剛從草橋端來的掛著露水珠的牡丹”的臻筆素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