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4月初,東升鎮現境域的北下關街、上園村、大鐘寺村、保福寺村先后屬北京市第十八區、第十六區。
1950年4月,第十六區改名第十三區。
1952年9月,第十四區的15個行政村、1個鎮及宛平縣的9個行政村劃歸第十三區,同時第十三區改名海淀區。
境域轄1鎮、1街、18行政村。
1953年5月,18個行政村改為15個。
后又合并為清河1鎮、北下關1街和朱房、前八家、五道口、四道口、塔院、馬甸等10鄉。
1956年3月,朱房鄉并入清河鎮。
1956年12月,前八家、四道口、塔院3鄉合并為五道口鄉。
保福寺鄉及北下關街并入大鐘寺鄉。
馬甸鄉、北太平莊鄉大部并入索家墳鄉。
1957年5月,索家墳鄉改為北太平莊辦事處。
1958年8月,大鐘寺鄉、五道口鄉、北太平莊辦事處合并為東升人民公社。
1984年4月,東升公社改鄉。
2001年12月,設東升地區辦事處,與東升鄉實行“一套人馬、兩塊牌子”體制。
2011年,《北京市民政局關于調整海淀區七個鄉鎮行政區劃的批復》(京民劃函[2011]317號):撤銷東升鄉,設立東升鎮,并保留東升地區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