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鎮歷史悠久,遼代已形成張各莊。至明代,以姓作為村名的何莊、米家莊以及以地物特征等作為村名的核桃園、南甲莊并入張各莊,組成大村;清朝末年至民國初年,漸成集鎮。每月三日、八日為大集,五日、十日為小集。張鎮舊屬三河縣(今河北省三河市)所轄,清代為三河縣西北路義三鄉,有圣人廟、喜神廟、龍王廟、蟲王廟等廟宇。民國時期也隸屬三河縣管轄。抗日戰爭時期先后隸屬薊(縣)平(谷)密(云)、平(谷)密(云)興(隆)、平(谷)三(河)密(云)、平(谷)三(河)薊(縣)、三(河)通(縣)順(義)等5個抗日聯合縣,鎮南北均為抗日根據地和抗日游擊區,解放戰爭期間為順義縣第一區。1949年4月劃屬順義縣第六區。1958年,張鎮人民公社成為全縣8大公社之一。1983年撤社改鄉,1990年撤鄉改鎮為張鎮。
張鎮坐落在北京市順義區東部,處于平谷、天津、河北交匯的黃金地帶。鎮域面積60平方公里,人口2.6萬,29個行政村,擁有近千年的建鎮史。京平快速路、大秦鐵路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利。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張鎮黨委、政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加強二、三產業基地建設,優化投資環境,提升工業規模與質量,壯大旅游產業,挖掘淺山資源和農業資源,逐步實現以工業為主導,其它各行業協調發展的格局。我們這里有享譽中外的機械裝備制造業行業,迪蒙卡特的高精密度數控機床、鑫龍創生產的醫療設備已遠銷海外市場;我們這里有蓮花山滑雪場,每到冬季,四海賓朋就將匯集在此,盡情地娛樂游玩;我們這里有蓬勃發展的現代農業,綠色生態象征的龍鳳山莊生態農業園、兆豐農業產業園、匯源果汁基地、海龍興花卉基地等都市型農業正在闊步前進。
勤勞樸實的張鎮人民正在攜手創造共同的輝煌。我們熱情地期待著您來此旅游觀光、投資置業,共同創造美好的明天!
小曹莊61442038張各莊61480695
柏樹莊61443108良山61480697
駐馬莊61443689小三渠61480705
白辛莊61491223麻林山61480706
趙各莊61491319李洼子61480707
侯莊61493183賈洼子61480709
行宮61493792呂布屯61489814
前王會61493897港西61489045
后王會61491306雁戶莊61481469
前蘇橋61491327大故現61482455
后蘇橋61491687劉辛莊61480719
豬廠61491308廠門口61480701
王莊61491181蟲王廟61483077
朱莊61492518北營61480703
聶莊61492788西營61482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