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素心村地處中國花木之鄉-靜觀鎮南大門,緊鄰兩江新區水土高新園,由原斜石、龍洞、川心三個小村合并而成,因境內有上千畝的素心臘梅而得名。全村889戶,總人口2882人,其中外出務工560余人,轄5個村民小組。全村幅員面積5.0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780畝,素心村區位優勢明顯、水利條件優越、交通便利、生態條件較好,以花木種植為主,花木種植面積近2600畝,從事花木人員1400余人,花木品種106個,有花木企業(或精品園)11家,農民(花木、臘梅、花椒)專業合作社38個。全村共設重慶農谷、臘梅、種植等3個項目產業黨支部,有正式黨員79名,其中:五星級黨員1名、四星級黨員五名。設村團支部和臘梅團支部,共有團員125人(含在校和企業廠礦團員)。2014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847萬元,人均純收入13349元。生態農業園區管委會、華夏溫泉養老產業、地科溫泉谷項目落戶素心村(1100余畝征地基本完成),村土地流轉已實施900余畝。
素心村有得天獨厚的"三湖三院"資源。三湖---金子湖、龍泉湖、川心湖,水質優良適合嘉陵江名優魚的生長繁殖。三院-----北碚區花卉專家大院、國家級臘梅專家大院、北碚區漁業專家大院都坐落于素心村核心地帶,為鄉村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
二、發展思路
素心村以實踐美麗中國、生態文明為宗旨,以新農村建設為統攬,大力實施"產業富民、生態靚村、旅游活村、全面推進"的發展戰略,依托生態農業示范園區,強力推進以農業休閑為主的旅游產業,帶動一、二產業協調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民致富,推進全村各項事業的協調持續發展,構建花、果、魚、泉四位一體的鄉村旅游模式。。
1、"花"
利用碚金公路、斜龍公路、環湖路的路網體系和國家AAA花木生態旅游區游客接待中心,構建"花文化"(臘梅觀賞休閑、四季時令花卉觀賞、綠化苗木、傳統盆景藝術交流)吃住游為一體的綜合鄉村旅游區。
2、"果"
充分發揮農谷項目生態果園示范作用,大力探索土地入股模式,整合龍洞片2000余畝坡地,大力發展枇杷、青脆李、臍橙、蜜柚的種植,形成一年四季循環不斷的采摘模式
3、"魚"
充分利用素心村水源優質的條件,開發三湖的濱水功能,主推嘉陵江名優魚垂釣,形成特色休閑垂釣產業。
4、"泉"
協助溫泉旅游投資公司,建成已被征地的1100畝重慶溫泉谷項目,大力發展溫泉養生文化,對全村鄉村旅游提檔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