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縣鐵橋鎮是三峽庫區的一個經濟強鎮,交通重鎮、人口大鎮。地處開縣西部,距縣城37公里。幅員面積115平方公里,轄32個村,1個居委會,總人口5.7萬人,城鎮建鎮區面積2.5平方公里,城鎮常住人口2萬人。
經濟發展迅猛。國內生產總值實現2.34億元,財政收入達1200萬元,商貿成交額突破30000萬元,城鄉居民儲蓄突破1.5億元,2002年被列入重慶市政府100個重點發展中心鎮。
具有較好的地理環境和交通條件。鐵橋鎮地處澎溪河中游,屬淺丘河谷地形,海拔180—1200米之間,立體氣候明顯,年平均氣溫20℃左右,年降雨在1000毫米以上,土壤肥沃。東至開縣、萬州,距萬州航空、長江航運碼頭80公里;南臨南門鎮、花林鄉;西至重慶市、開江縣,距任市火車站50公里,渝巫路穿鎮而過,是開縣出入境的西大門;北通達州,交通十分方便。
農業產業化發展特色突出。鐵橋鎮是一個農業大鎮,素有鐵橋梨子鐵橋姜,鐵橋“雙椒”(花椒、山胡椒)香四方的美譽。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西部大開發政策的推進,鐵橋鎮按照“北山梨、南山林、中山“雙椒”牛羊禽;河岸姜、淺丘菜、庭院豬蠶創匯快”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思路,形成了以優質梨、“雙椒”、生豬、家禽、生姜、蠶桑為突出特色的農業產業,建成了渝東北最大的萬畝南方優質早熟梨基地和萬畝“雙椒”、萬畝生姜、萬張蠶桑基地,每年出欄生豬20萬頭、牛羊2萬頭,出售家禽60萬只。依托六大產業,建立了60個專業合作社和23個綜合服務社,構筑了“公司+合作社+專業戶”的特色產業鏈,多次接待中央、重慶市委、市政府和其它各區縣領導的檢查指導,得到高度評價,是重慶市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的一個閃光點。
具有較大的市場開發潛力。2002年來,市縣兩級對鐵橋鎮集鎮建設給予政策傾斜和資金投入,擬開發溫家壩居民新區、張家壩文化新區,新建綜合農貿市場、梨都文化廣場、濱湖休閑廣場,上馬溫家壩5000米防洪大堤工程,改善全鎮人民群眾文化、生活條件。對鐵橋中學、鎮中、鎮小學、靈通小學、金沙小學進行改建擴建,改善辦學條件。積極爭取外部投入,興辦加工企業,對優質梨、生豬、家禽、生姜、“雙椒”進行深加工,提高農產品價值。鎮內特產“霉豆卷”,歷史悠久,清香爽口,營養豐富,曾作為清皇室貢品,深委廣大人民群眾喜愛,具有極高的開發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