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橋鎮位于梁平縣城北面,鄉人民政府駐地星橋街道(星橋村)距縣城5公里。城北鄉轄8個行政村、65個村民小組,幅員面積53.1平方公里,人口2.1萬人。
星橋鎮建于1949年12月,當時屬城北區(1950年9月改稱九區),1951年春建村政權時,所轄十三保改為13個行政村,1958年9月建立城北人民公社,1959年7月劃歸城關區(同年9月改稱中城區)。1968年11月建立城北人民公社,轄9個大隊。1984年1月恢復鄉建制,改稱城北鄉人民政府。1992年10月8日,原城北鄉與原星橋鄉一部分(6個村)合并成立新建制城北鄉,轄15個行政村, 2002年12月將15個村、166個組合并成8個行政村、65個村民小組。
城北鄉地形起伏明顯,南面(臨縣城)4個村為平壩,以水稻種植為主,多水田,河渠縱橫,有小(二)型水庫一座、多條過境河流,是縣城優質大米、鮮魚、鴨、蔬菜的主要供給區;北面4個村為山區,竹木資源豐富,有未開發森林面積15535畝,森林覆蓋率38.8%,其間氣候宜人,大豆、花生產量大,品質好。西南油氣田重慶氣礦梁平作業區門三井、高都一井、高都二井坐落其間。鄉內兩路村的鴨子,雙橋村的峨眉豆,高都村的李子是縣城暢銷不衰的知名產品。近年來,隨著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優質水稻、良種魚、鴨養殖比例逐年提高。
城北鄉人民政府駐地星橋街道街容整潔,環境優美。近兩年,隨著城文公路和部分村級公路的硬化,來自墊江和云南昆明的客商來鄉投資建起了星益頁巖磚廠和云凱食用油脂廠,另兩家企業正在考察選址,有明顯投資意向。鄉內原有工業企業以傳統的小型豬鬃加工廠為主,年產高標準水洗鬃500—800標箱,尚有較大生產潛力。傳統產業鴨苗孵抱年產量180萬羽,商品鴨80—110萬羽,給大型養殖和加工預留巨大商機。
城北鄉基礎建設有較好的底子,街道規劃布局合理,生活用水與縣城同網。城(北)文(化)縣級公路和河(井)大(長)、河(井)兩(路)村級公路硬化,使鄉內外交通條件大大改善,兩路村村級公路硬化已在做前期工作,屆時,將有兩條水泥路由縣城進入城北。鄉內村組公路骨架合理,路況良好。達萬鐵路橫穿鄉內,距梁平站只有兩公里。鄉內群眾安裝座機電話達到2000余部,約占總戶數的40%,有線電視用戶1713戶。手機普及迅速,信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