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位于黔江區西北部的黎水鎮,是行政體制調整由原黎水、新花兩鄉合并而成,政府駐地黎水壩,距主城區93公里,與湖北的文斗、活龍坪兩鄉接壤,與本區的黃溪鎮、杉嶺鄉連界。幅員面積82平方公里,轄1個居委5個村民委員會,40個村(居)民小組,3673戶,13042人,耕地面積18748畝。村村通電、通郵、通電話、通公路。這里四面環山,溝壑縱橫,是郁江的發源地之一,素有九溪十八壩之稱,轄區內森林覆蓋率較高,一年四季氣候分明,自然資源豐富,是發展畜牧和種植中藥材的理想區域。地處渝鄂交界的黎水鎮是黔江區邊貿集鎮之一,商貿流通活躍,是外來投資和經商的集散之地。
社會經濟發展狀況
傳統的“糧豬型”經濟結構正逐步轉變,貧窮落后的面貌得以較大改觀。近年來經濟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2003年工農業總產值實現3897.7萬元,農作物總播面51069畝,產量8837噸,人均占有糧食677.5公斤,人均純收入1552元,完成財政稅收50.42萬元,全鎮政治穩定,人心安定,人民安居樂業,社會治安秩序良好,“三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
特色經濟
以結構調整為重點,優化農業內部結構。突出發展蠶桑、藥材及經果林為主的特色產業,建成一個園區、四大基地。一個園區即以發展山木藥材為主的皇后寨高山農業開發園區,因地制宜,重點發展黃蓮、杜仲、黃柏、厚樸、天麻等,并幅射周邊的木溪、華興、黃泥等高山地區,現有建園面積2000畝,已初見效益。四大基地即一是形成了以華陽、黃泥、黎水、新花為重點的蠶桑基地,實現桑園面積4200畝,養蠶400張,產繭產值20萬元;二是科技興畜,增加科技含量,提高飼養量,年出欄商品豬10000頭,產值600萬元;三是利用九溪十八壩的地理優勢培植優質米基地5000畝;四是在充分論證市場行情和品種質量的前提下,采取政府引導,業主運作的方式大力發展花椒產業,現已試種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