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重慶市 > 巫溪縣 > 寧廠鎮

重慶市巫溪縣寧廠鎮概況

[移動版]

巫溪縣轄鎮。我國早期制鹽地之一。清屬石門里,民國置寧廠鎮至今。位于縣境北部,與湖北省竹溪縣雙橋鄉連界,距縣府10公里。面積42平方公里,人口0.8萬。縣道城(廂)萬(古)公路過境。轄桃園、薅坪、花栗、寶源、雙溪、鄧家、興龍7個村委會和溪口、麻柳樹、衡家澗、王家灘、張家澗、四道橋、譚家墩、貓兒灘、鐵爐壩9個居委會。企業有建材、水電、造紙、農產品加工等廠。農業主產玉米、薯類、油菜子。飼養生豬、家禽。境內有距今約5 000年歷史的白鹿鹽泉,明末農民起義軍據點女王寨、桃花寨和回龍寺古遺址、雙溪浴群等名勝古跡。.

巫峽,在重慶巫山縣境內與大寧河交匯。沿大寧河而上,就是遠古傳說中的“巫咸國”。巫咸的本意為制鹽工匠,因為食鹽對古人的非凡意義,便被賦予了濃厚的宗教色彩與道神能力。毫無疑問,今天的寧廠古鎮就是《山海經》中的“巫咸國”。從先秦鹽業興盛以來,歷時5000多年,寧廠古鎮因鹽設立監、州、縣,明清時成為全國十大鹽都之一

古鎮依山傍水,三面板壁一面巖,古稱“七里半邊街”。建筑多為斜木支撐的“吊腳樓”,臨河而建,古色古香,別有一番韻味。鎮南半山腰女王寨,鎮西山頂的桃花寨,是李自成部將賀自珍抗清的主據點。

漫步在寧廠古鎮,面對刊刻的古道、冷寂的街區、衰敗的廠房、破損的房屋,頓生荒涼、滄桑、悲壯之感;但在冥冥之中,有似乎感到古鎮透出的一種野性,一股張力。

旅游提示:

交通:從重慶乘班車到巫溪,也可在重慶坐快艇到巫溪。從巫溪到寧廠坐中巴車,票價2.5元/人

住宿:寧廠住宿比較便宜,一般20-30元/晚。

寧廠古鎮位于重慶巫溪縣附近,是我國早期制鹽地之一。《華陽國志校補圖注》:"當虞夏之際,巫國以鹽業興",距今約5000年之久。天然鹽鹵泉自鎮北寶源山洞流出,從先秦鹽業興盛以來,寧廠古鎮因鹽設立監、州、縣,明清時成為全國十大鹽都之一。

過剪刀峰,繞"十八羅漢",跨過又一道索橋,西進后溪河,便是鹽泉古鎮--寧廠。寧廠鎮,座落在后溪河的深山峽谷之中,南北高山橫亙,東西峽谷透穿,街道偏窄,依山傍水,三面板壁一面巖,古稱"七里半邊街",鎮上建筑古色古香,多數樓房系竹木結構,不少臨河而建,下面斜立木樁,柱上支撐木樓,這些懸空的房屋,稱之為"吊腳樓",貌似東側西歪,有倒塌之險,實則牢固耐用,無傾復之憂。后溪河從吊腳樓下穿過,把古鎮一分為二,又有江南水鄉之妙。

游覽古鎮,不覺她舊,只覺她新,更覺她奇,這里的山,自然的美,這里的水,美得自然,這里古老純樸的建筑,奇得迷人。鎮東有守衛它的青獅白象巖,還有一群似人非人的石蹲,謂之"十八羅漢",是白蓮教起義軍的據點遺址。鎮南半山腰上的女王寨,是明末清初李自成起義軍扎營抗清的山寨。鎮西一山聳峙,狀若金字塔,其名二仙山,山腰一洞,乃遠近聞名的仙人洞。該洞不僅景物別致,且有"一局殘棋說爛柯"的神奇傳說。鎮北寶源山麓,又有一洞嵌于其上,洞口有一石龍,清泉從龍嘴噴出,這便是地地道道的自流井--白鹿鹽泉。傳說先秦時代,獵人袁氏逐鹿至此,鹿忽不見,只見一洞,清泉涌出,口渴飲泉,水味極咸,知為鹽泉,消息傳出,人們便取水熬鹽。從此,這里便成了我國早期制鹽地之一。在清乾隆年間,有鹽灶三百三十六座,煎鍋一千零八口,號稱"萬號鹽煙"。

據巫溪縣旅游局長劉成林介紹,寧廠古鎮是三峽庫區成庫后,唯一一座不被淹沒、不搬遷,保留三峽人家的歷史古鎮。昨日,記者從巫溪縣政府了解到,重慶市政府正式將寧廠古鎮列為重慶歷史文化名鎮,并批復同意了《關于審批巫溪縣寧廠古鎮保護與發展規劃的請示》。

按照規劃,寧廠保護與發展規劃確定的重點保護區面積是12.57公頃,一般保護區面積7.91公頃,環境協調區面積1.42公頃。將保護好寧廠古鎮的山系、水系、社會文化風貌和景觀視線走廊,特別是保護好龍君廟、秦家老宅、方家大院、向家老屋、方家老宅、鹽廠三車間、過街樓等重點文物建筑。

已公布的縣、鎮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建筑實體邊線外10米以內為重點保護范圍,邊線外20米以內為一般保護范圍,邊線外30米以內為建設控制地帶。其他重點建筑,保護范圍為被保護建筑外墻5-10米,將按有關規定加強保護和管理。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日本人妖视频一区一区 | 亚洲激情中文字幕 | 日本香港三级三级久久妇 | 中文乱码激情视频 | 鲁丝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色老大综合久久综合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