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泰區位于漳州市東北部,是全市四個中心城區之一,總面積912平方公里,區屬9個鄉鎮(場、區、辦事處),包含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個市級生態旅游區。管轄面積約912平方公里。漳州市長泰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常住人口為22.8萬人。近年來,長泰區委區政府團結帶領長泰人民堅決貫徹中央和省、市委部署,緊扣“現代化濱海城市之翼”建設目標,聚焦經濟發展、文化建設、城鄉融合、環境保護、民生保障,先后榮獲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全國美麗鄉村標準化建設試點縣等榮譽稱號。主要有“四個好”:
人文好,是“千年古縣、狀元故里”。長泰建縣于公元955年,撤縣設區于2021年4月,是漳州僅有三個建縣千年的縣份之一,素有興學重教的優良傳統,人文底蘊深厚,歷代英才輩出,先后有進士71人、舉人292人、貢生396人,明代出現了漳州歷史上唯一的狀元林震,清代出現了農民起義軍領袖“中興王”朱一貴。區內存有千年古剎天竺巖、戚繼光抗倭遺址等文物古跡400多處,逐步形成“崇文尚義、守正創新、開發包容、務實奮進”的長泰人文精神。長泰區民風淳樸,社會治安形勢持續平穩向好,連續三屆蟬聯“全國文明縣城”,獲評全國法治縣創建活動先進單位、全國信訪工作“三無”縣、省級平安先進縣。
區位好,是“廈漳近郊、閩南寶地”。長泰地處廈漳泉中心結合部,東距廈門45公里,北望泉州130公里,處于廈漳“半小時經濟圈”。廈蓉、福廣、沈海復線等3條高速公路過境并設立4個落地互通,國省干線聯十一線先導段、縱四線建成通車,全區所有鄉鎮10分鐘內均可上高速,實現高速公路、國省干線、自然村水泥路全覆蓋,總里程突破1000公里,獲評省級“四好農村路”示范縣。
生態好,是“生態強縣、旅游新城”。長泰是福建省首個獲得國家生態縣命名的縣份,也是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森林覆蓋率67.2%,植物種類1000多種,城區大氣環境質量達國家一級標準,飲用水質達國家二類標準以上。長泰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全面推進全域生態旅游,精心策劃“春賞花、夏漂流、秋登高、冬溫泉”等特色項目,整合推出田園風光、特色鄉村、溫泉度假、文化創意等精品路線,做大做優“三山一廟一漂流”(天柱山歡樂大世界、十里藍山國家4A級景區、半月山、長泰文廟、長泰漂流)等景區景點,馬洋溪生態旅游區入選亞太經合組織低碳示范城鎮,是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成為廈漳泉、潮汕深廣等地區游客旅游目的地。
發展好,是“投資熱土、興業之城”。長泰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統籌推進“五促一保一防一控”,以“七比一看”為抓手,深入開展“產業發展項目建設攻堅年活動”,堅持“突出工業、突破工業”,開發區機制體制改革深入實施,初步形成“一區二基地三產業四園區”的發展格局,培育壯大電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3大主導產業,立達信、宏發電聲、松霖智能家居等一批知名企業落地,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43家,人均專利持續9年全市第一,全區上下風正氣順、人和業興、和諧安定,是一個宜居、宜業、宜游的溫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