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美鄉位于德化縣西部,距離德化城關57公里,與湯頭、大銘、美湖及大田縣的湖美、華興、濟陽、屏山等鄉鎮交界,土地總面積134.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0921畝。設7個村民委員會,有114個自然村落,76個村民小組。2004年末總戶數3125戶,人口1.15萬人,農村勞動力總數5377人,除上春村割竹尾自然村有回族7戶31人外,其他均系漢族。全鄉氣候溫和,年平均溫度16—18℃,無霜期260天,年降雨量1700毫米左右。
春美于宋代開發,宋、明隸屬德化縣集賢鄉,清屬湯泉里。 1939年十八格以內的上春洋、美臺墘等劃入大田縣。1940年上春洋至蕉嶺隘、長潭尾一帶劃歸德化,上春洋水尾以南的美臺墘村仍屬大田縣所轄,以后這些地區再歸屬德化。建國前及建國初期,屬德化雙陽鄉。1950年4月起屬第五區(赤水),1956年8月起改為赤水區,1958年成立雙翰公社,1960年并入赤水公社,1961年從赤水公社分出,仍稱雙翰公社,1981年10月更名為春美公社,1984年改為春美鄉。
春美鄉是個群山起伏、丘陵遍布的山區,主產水稻、甘薯、馬鈴薯。2004年全鄉工農業總產值6290萬元,農業產值4470萬元,工業產值1820萬元,企業產值3600萬元,鄉財政收入25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844.4元,糧食總產量4625噸。農業綜合開發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2004年末果園面積3722畝,全鄉規模種植黃花菜、油茶和杜仲、厚樸等藥材,并逐步走向基地化。其中黃花菜是春美鄉著名的土特產,“十八格”商標的黃花菜遠近聞名,產品暢銷海內外,2004年先后通過省級無公害產地和產品認證,現有黃花菜1.1萬多畝,年產干花數百噸。油茶是春美鄉的另一種特色產品,全鄉現有油茶林8000畝,春美茶油深受廣大客戶的青睞。以飼養雞、鴨、豬、羊、塞北兔為主的養殖業已形成規模,是當地群眾增加收入的主導產業之一;春美鄉生態保持良好,全鄉擁有山地面積19.8萬畝,其中林地面積16.86萬畝,生態公益林4.5萬畝,林木蓄積量57.5萬立方米,林業生產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春美鄉交通比較發達,自然資源豐富。泉州至三明公路的一條主干道,通過境內3個村,不僅村村通公路,而且在2005年將實現村村鋪設水泥路,目前,全鄉公路里程達80多公里,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環鄉公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