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棠鎮簡稱蓮城,地處福安市西南部,位于三都澳白馬江畔,104國道、甘下線疏港道縱觀其中。全鎮總面積103.7平方公里,平原面積占23.3%,山地占70%,水面占6.7%;有村地93104畝,共有經濟作物30000畝,其中果樹(枇杷、龍眼、桃、桔、葡萄、柿等)13000畝,茶10000多畝,生姜1500畝,耕地面積21484.9畝,海岸線全長22.6公里,年降雨量1700—1800mm,年均氣溫18-20℃,無霜期300—320天,轄32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2個海上運輸公司,共有76個自然村,315個村民小組,總戶數9169戶,人口41979人,其中農業人口37564人,8442戶,少數民族占5000多人。
是福安市的農業重和是閩東北和浙南地區的物資集散地,目前全國最大的民間船舶修造貿易拆解中心。近年來,通過爭創小康村活動,境內形成稻谷、甘薯、小麥、茶葉、水果、糧蔗、水產、實用菌、葡萄等商品生產基地,初步形成了“一食品為主體、以船舶為重點,以出口創匯為導向”等六類較為齊全的鄉鎮企業體系,擁有食品加工、船舶修造、建筑、建材、電器、皮革、服裝、工藝、茶等鄉鎮企業(民營)200多家,其中茶葉初制廠18家,精制廠8家,年產10000擔干毛茶。
全鎮共有43所小學,其中完小18所,初小15所,鎮中學1所,完全中學1所,有較高層的師資水平。2001年工農業總產值達467000萬元,農業總產值達10000萬元,工業總產值達36700萬元(含三產)。甘棠是福安市的糧食主產地,年征購任務達1725867公斤,農民人均收入8047元,人均口糧256公斤,財政收入563.95萬元,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
基本實現水、電、電視“五通”。建成4000噸供水工程,建成3.5萬伏變電站。80%的行政村公路實現水泥化;村級集體經濟純收入年均超過6萬元,境內水陸方便,以賽江為主動脈的黃金水道和以“104”主干線的公路貫穿全鎮,境內交通四通八達,85%的行政村內道路實現了硬化,山場廣闊,沿海地域港址優良,0頭7座,年吞吐量3.34噸;興建了雙福船塢、恒興船塢等塢修能力達萬噸以上;英岐建起了千噸水上船塢。
全鎮定從事船塢修造拆解大小船只百余艘,總噸位達5萬多噸,創產值近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