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初屬福相保。
1945年抗戰勝利后為蔡塘保。
建國初期屬禾山區后坑鄉。
1958年10月屬前線公社后坑大隊。
1960年11月析蔡塘、古地石、忠侖3社置蔡塘大隊。
1980年改屬禾山公社。
1984年改禾山鄉(1989年改鎮)蔡塘村委會。
2003年改制社區委員會。
原為農村,土地多沙地,糧食產量低。
1960年修建湖邊水庫,旱地改種水田。
1969年為廈門市蔬菜基地。
改革開放前后已有小型農機廠、塑料加工廠,村辦建筑隊、搬運隊。
1979年,大力興辦沙磚廠,擴大建筑隊和搬運隊規模。
上世紀80年代以來,引進外資企業,形成22萬平方米工業區。
1992年發展農民股份制企業。
現為城鄉結合部,是特區二次創業的開發熱點。
原村落多為較雜亂的中低層居民住宅樓。
有向陽坊公司等。
廈門最早對外開放“窗口”之一,先后被評為“全面小康建設達標村”、“十大鄉鎮企業強村”;楊尚昆、李鵬、溫家寶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曾先后到此視察,高度評價蔡塘村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