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埭丁氏宗祠位于福建省晉江市陳埭鎮岸兜村。宗祠始建于明代初年,歷經修葺、重建、擴筑,是福建省內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回族祠堂。丁氏原系阿拉伯人,其先祖賽典赤瞻思丁(1222-1279)仕元,官拜平章政事。其后裔的一支于元代行商入泉。元明易朝,裔族避居陳埭,取其祖尾音“丁”字為姓。盡管陳埭丁氏回族在社會文化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已經漢化,但在其生活空間里,至今還不難看到伊斯蘭教習俗的遺跡和民族意識的反映。這種既顯現閩南漢文化的共性,又蘊涵伊斯蘭教之遺俗而構成的文化特點,在其宗祠及其祖先崇拜的表征中,可以有助于我們作較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宗祠坐北朝南,建筑群體以廊院式組織,采用閩南傳統民居的建筑技術,以磚、石、木構造,中軸線自南
丁拱辰故居位于陳埭鎮岸兜村觀音巷113號,年代為清,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洋埭林氏宗祠位于陳埭鎮洋埭村華林路43號,年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類別為古建筑,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結磚福利橋位于陳埭鎮蘇厝村,年代為元,類別為古建筑,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陳埭石經幢位于陳埭鎮四境社區雙慈橋西頭,年代為宋,類別為古建筑,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涵口古建筑群位于陳埭鎮大鄉村大鄉大中路,年代為明,類別為古建筑,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