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時期為百越諸部之閩越族駐地。
晉太康三年(282年)設溫麻縣,是區內最早建立的縣一級政區,隸屬晉安郡(今福州市),后隸屬豐州。
縣治在今霞浦縣洪山山麓,轄境包括今寧德地區的大部和政和、連江、羅源等縣地。
隋開皇九年(589年),溫麻縣被撤銷,其地并入原豐縣,隸屬泉州(今福州)。
隋大業三年(607年),原豐縣改名閩縣,隸屬建安郡。
唐初改隸建州。
武德六年(623年),析閩縣原溫麻縣地設立長溪縣(治所在今霞浦縣)和連江縣,隸屬泉州(今福州)。
同年,長溪縣并入連江縣,隸屬閩州。
唐長安二年(702年)連江縣析出原長溪縣地,復設長溪縣,治所在今霞浦,隸屬閩州,后閩州改名福州。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長溪縣升為福寧州,屬福建行中書省福州路,轄本州和福安、寧德2縣。
明洪武二年(1369年),福寧州降為福寧縣,仍屬福建行中書省福州路。
明成化九年(1473年),福寧縣升為福寧州,屬福建承宣布政使司,轄福安、寧德2縣。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福寧州升為福寧府,隸屬福建閩浙總督府,轄福安、寧德、霞浦、壽寧4縣。
1949年9月30日,閩東區成立第三行政督查專員公署,轄福安、寧德、福鼎(11月劃入)、霞浦、壽寧、周寧、柘榮等7縣,專員公署駐福安,隸屬福建省人民政府。
1956年,隸屬福建省人民委員會。
1968年,成立福安專區革命委員會,隸屬福建省革命委員會。
1970年,福安專區革命委員會駐地由福安遷往寧德縣城關。
1971年6月,福安專區革命委員會改稱寧德地區革命委員會。
1978年4月,撤銷寧德地區革命委員會,成立寧德地區行政公署。
1979年,隸屬福建省人民鎮府。
1983年后,寧德地區行政公署轄有福安、寧德、福鼎、霞浦、壽寧、周寧、柘榮、古田、屏南等9縣(1956年至1983年間,閩東轄區變動頻繁,除原有轄區外,還先后轄有松溪、政和、長樂、連江、羅源等縣地)。
1999年11月14日,國務院批準寧德撤地設市,成立寧德市人民政府,2000年11月14日正式掛牌。
寧德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蕉城區,全市轄蕉城、福安、福鼎、霞浦、古田、屏南、周寧、壽寧、柘榮9個縣(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