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23年(1934年)蘇區時期,境內建立東源、太洋2個鄉蘇維埃政府;桃坑里、完店、東巖、鴛鴦頭、綢嶺、洋邊、西源、楊家溪、上坭、山場等10個村蘇維埃政府。
1935年,國民政府曾在境內設東源、桃坑、太洋3個鄉;1937年,東源與桃坑二鄉合并為東桃鄉,太洋與湄洋二鄉合并為湄泰鄉;1938年、1930年,湄泰與東桃二鄉又先后并入柳城鎮和雙城鎮,原來的東源、桃坑、太洋三個鄉,降為鎮轄的東源、青嶺(青嵐面、綢嶺的合稱)、西源三個保1950年6月,廢除保甲,東源、青嶺、西源改為第一區的3個鄉;1952年7月,調整為東源、綢嶺、桃坑、西源四個區屬鄉;1954年,擴編為東源、綢嶺、鴛鴦頭、桃坑、西源五個區屬鄉;1956年,又恢復為東源、青嵐面、桃坑、太洋四個區屬鄉。
1958年10月公社化時,鄉改為大隊,屬柘榮公社管轄。
1961年恢復區建制,原來的大隊變成區屬小公社。
1965年撤區并社,建立縣屬東源公社。
1984年改為東源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