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洋鄉地處上杭縣東北部,位于梅花山邊緣,是通往新羅、連城、上杭三縣(區)的結合部。全鄉方圓228平方公里,其中林地28.4萬畝,耕地2.51萬畝,轄25個行政村,144個自然村,26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36萬,除了兩個自然村約300人是畬族居民外,其余人口均屬漢族客家居民。平均海拔667米,平均氣溫攝氏17.1底,無霜期約260天,年平均降雨量為1680毫米。境內有風景峻麗的雙髻山、建筑奇特的文昌閣、清代著名畫家華巖的作畫遺址,氣候溫和,水源充足,生態環境保護良好。
蛟洋鄉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著名蘇區。1928年6月爆發了閩西“四大-”之一的蛟洋-,在上杭打響了工農武裝起義的第一槍。1929年,0“閩西一大”在蛟洋文昌閣召開,毛澤東、譚震林、蔡協民、江華、曾志等同志出席并指導會議。
蛟洋鄉資源豐富,物產豐饒。有萬畝優質米生產基地,6000畝優質烤煙基地和萬畝高山反季節蔬菜基地,木材、毛竹儲積量達800多萬立方米。盛產桃、李、梨、柿、柑、奈等水果,此外還有狀元豆、銀杏、香菇、大紅菇、早春茶等名優土特產。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金、銀、銅、鐵、錫、鈉等,還有輝綠巖、花崗巖、鉀長石、螢石、瓷土、稀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