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莊村位于適中鎮最南邊,也是龍巖市和新羅區的最南邊。東、南方與南靖縣奎洋鎮嶺頭村山隔相連,西邊與下嶼村接壤,北連坂溪村,四面環山。適中溪最終經該村流向閩南,村中另有一條小溪,溪水清澈,小魚繁多。全村現有耕地面積360多畝,林地總面積約9000畝。溫莊行政村為一個自然村形成。
溫莊村屬小型自然村,人口少,生活來源歷來依靠山林和種養。溫莊是以前適中通往漳州、廈門的古驛道必經之地。解放前除了種養之外,還有土法造紙,成品都挑到南靖去賣。解放后,村中三大房族建了4座土樓供村民居住。1963年村里興建了水電站,告別了無電的歷史。1974年與國營合溪伐木場訂立《以木換路合同》,次年溫莊通往坂寮的林業公路全線貫通,大大方便了村民的生產和生活。1980年鄉政府在該村轄區內興建了三級水電站,為適中的經濟建設和民眾用電提供了強大的電力。
1992年引進外資建股份制電站(四級站),1993年又建股份制電站(二級站),兩個電站總投資500多萬元,村民投資50多萬元,每年分紅利約15萬元。僅此一項每位村民每年可增收400多元。村集體投入四級站8萬元;二級站2萬元,合計10萬元。1996年地、市扶持村10萬元,全部投入三級電站。這樣村集體投入四、二、三級3個電站共20萬元,每年分紅利約6.5萬元為村集體收入。另外還引進了養豬場,塑料袋廠等增加村財收入約5千元。
溫莊村18周歲以上勞力約200多名,留在村的勞力以種養業為主,種植水稻、生姜、蔬菜等;養殖方面,主要是天然放牧水牛,發展規模化養豬。近幾年種了800多畝速生林,加上以前種植的杉木林、竹林,現在滿山郁郁蔥蔥,是一個可觀的“綠色銀行”。另有勞力從事運輸業和在電站工作。一部分青年在廣東、廈門等地打工。溫莊人辛勤、安分守已,努力建設自已的家鄉。
椐2005年統計全村人均年收入4000多元,現全村有汽車8部,小車3部,農用車3部,拖拉機2部,摩托車60部,電話約60多部,青壯年都有手機。家家有彩電。水泥路面村道通向村各樓門口,交通十分方便。衛生工作有了飛躍的發展,村里辦有衛生所。近年改廁35個。用水衛生過關,家家戶戶都通自來水。婦幼保健做到家喻戶曉,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曾被龍巖市評為衛生工作先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