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福建省 > 龍巖市 > 新羅區 > 適中鎮 > 營坑村

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適中鎮營坑村概況

[移動版]

營坑村位于鎮的西北部,東與中溪村接壤,西北與永定縣西坑村、竹仔爐毗鄰,西南與保豐村交界。營坑村的“營”含義為“聯營”“合作”的意思,“坑”指駐地“山坑”。自然村呈“北斗形”零星分布,總面積1051.2公頃。其中,耕地面積1300畝,林業面積12706畝(生態林5670畝)。木材蓄量達2萬多立方米。礦產資源豐富,有煤礦、石灰石等。距319國道僅5公里。由大溪垌、石碑、祠仔坑 、后頭山、寒樹下、城坑等6個自然村組成。

營坑村地處偏僻,解放前道路崎嶇,交通不便,只有羊腸小道和石子路。村民以耕種山田為業,土地貧瘠,畝產150~200公斤,每年向地主交納田租和0后,農民所剩無幾,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為了糊口和油鹽等生活問題,還經營一些副業生產。城坑、寒樹下、祠仔坑等村民自己動手建造水車、水碓,加工造紙原料和香木粉,挑到適中、和溪、龍潭一帶去賣。大溪垌、后頭山、石碑等村民上山砍柴挑到適中圩賣給人家作柴火燒,每百斤才五六角錢;村民還經常徒步到和溪、龍潭挑擔子(大米、食鹽、食糖之類的副食品)賺點錢來維持生活。解放后,在中國0的領導下,人民當家作主,有了自己的田地,生活如芝麻開花節節高。

早在20世紀70年代,老書記賴仁村就制定了自力更生修筑公路的規劃,發動群眾用鋼釬、鐵鍬、鋤頭挖出了兩條簡易公路(一條是城坑至洋東長6公里,另一條是寒樹下至中溪長8.5公里)打響了山區通公路的第一炮。1993年把簡易公路、改道擴建成礦山公路。2003年,在書記賴榮昌、村長謝瑞麟的帶領下,歷盡千辛萬苦用了兩年多的時間,把營坑通往中溪一條長6.8公里,通往城坑3公里的鄉村公路,加以拓寬改造和全程鋪設水泥路面,改變山村“運輸靠肩挑”的落后狀況。

為了解決村民的生產、生活用電問題,1989 年架設了8公里的高壓輸電線,使村民家家戶戶安上了電燈。2004年村兩委又與開發商簽訂了修建城坑水電站的合同,裝機容量400千瓦,滿足了村民生產、生活用電需要。

改革開放后調整了農業生產結構,除種植水稻外還大量種植果樹、烤煙、生姜、各種反季節蔬菜等,大力發展養豬。石灰石、煤礦、森林資源得到了開發,村財政收入和村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村民人均年收入4000多元,興建了大批新樓房。彩電、電話、摩托車等現代化交通通訊工具,應有盡有。全村有大型汽車30多部、小汽車8部、農用機車10多部。村民的生活水平基本上達到了小康水平。有10多戶到龍巖城、20多戶到適中街道購置產業,居住和經商。1996年在營坑小學邊新建了一幢二層樓的村部辦公樓,占地面積100多平方米,總投資7萬元。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在线观看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观看亚洲一区网站 | 亚洲人AV在线播放不卡 | 激情综合色综合久久综合 | 中文字幕亚洲图片 | 亚洲第一区久久丁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