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區水東街道位于南平市區的延平湖東岸,東起大洲島、西臨建溪、南瀕閩江、北至金雞山,與南山、夏道、大橫三鎮接壤,方圓近40平方公里,轄8個社區、2個行政村,常住戶近1萬戶、約3萬人。2006年完成財政總收入1781萬元,規模工業產值1.53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5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992元。
區位優勢明顯。水東街道地處城市東面,是南平城區的次中心,有著豐富土地資源,是南平市區“東擴”的主要延伸地,也是房地產開發、投資辦廠、發展倉儲業、旅游服務業的理想地。轄區大家廠村民小組3000畝山地已被市規劃部門納入城市東擴范疇,連接浦南高速路互通口的沿江快速通道及黃墩大橋、連接江南新區與工業路的八仙大橋的建成,水東街道的區位優勢將更加明顯。
基礎設施良好。境內水、電充足,通訊便捷,具有鐵路、公路、水路發達的交通網絡,是福建省第二條出省鐵路(橫南鐵路)的起點,境內有火車南平南站和東站,集客、貨運功能;同時,作為老工業基地,有著雄厚的基礎設施、技術人才和機械設備、廠房的優勢。現有南平南孚電池有限公司、南平鋁業有限公司、南平太陽電纜有限公司、南平德賽技術裝備有限公司等國內外著名企業和新建設的南平市高科技工業園。
投資政策優惠。延平區水東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牢固樹立“發展是第一要務”的思想,專門制定了促進非公經濟發展獎勵政策,還成立了經濟工作委員會,幫助企業選擇廠址,協調土地征用有關事項,幫助企業代辦工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環保評估等事務,為企業發展提供優質服務。
經濟健康發展。延平區水東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在上級黨委、0的領導下,街道經濟保持健康、持續、快速發展的態勢,實現撤市設區以來財稅收入連續十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年均遞增22.7%,較1994年翻兩番多,2006年完成財政收入將達到1600萬元,走在全區的前列。工業、交通運輸業和房地產業已成為街道的支柱行業,形成了數家年創稅上百萬元以上的街居骨干企業。
社區充滿生機。街道圍繞創“文明社區”目標,各社區扎實開展“四進社區”、“六進門戶”活動,把文明安全創建與服務結合起來,使“共居一地、共美家園、共建文明、共保平安、共謀發展”的社區新理念深入人心,玉屏山社區被授予“省級文明示范”社區。現有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文明單位1個、國家級文明單位2個、省級文明單位2個、市級文明單位9個、區級文明單位8個,文明單位的創建活動,促進了轄區社會治安穩定,公共秩序良好,人際關系和諧,人民安居樂業,是一片充滿生機和奮發向上的沃土。
在描繪“十一五”藍圖上,水東街道將以更加優惠的政策,一流的服務,規范的管理,為廣大客商提供更加寬松的經營環境。街道黨工委、辦事處正以滿腔熱情,誠邀各界有志之士來水東街道大展宏圖,共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