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面鎮位于福建省中部,尤溪縣西南部,戴云山西北側,是兩市(三明、泉州)三縣(尤溪、大田、德化)的交接地帶,也是閩心地標所在地。東西跨度為東經 117°59'至 118°24',南北跨度于北緯25°48'至26°10'之間。全境東與臺溪鄉接壤,西和新陽鎮銜接,南跟大田縣的梅山鎮、德化縣的湯頭鄉交界,北同西城鎮、城關鎮毗鄰。屬中高海拔地區,鎮政府所在地海拔170 米,鎮內蓬萊山(海拔1288.7 米)、羅漢山(海拔1287.5米)兩座高山對峙,尤溪河從兩山之間由南向北縱穿而過。距離縣城23千米,距離尤溪火車站21千米,現有廈沙、莆炎兩條高速公路過境,設有坂面、閩湖兩個互通口,206省道貫穿全境。
坂面鎮地勢高低懸殊頗大,溫度差異甚多,最高為40℃,最低零下8℃,全年平均溫度 18.8℃,全年平均降雨量 1460 毫米,全年無霜期 290 天。
全鎮面積 429 平方千米,是三明市鄉土第一大鎮,是市級綜合改革試點鄉鎮和閩贛省蘇維埃政府舊址所在地。全鎮轄 20 個建制村、1個社區,總人口為3.8萬人,除有少數畬、壯二族散居外,其余的均為漢族。鄉內語言復雜,素有“五里不同音”之說,但基本上屬于尤溪方言和閩南語系以及畬族土語三種。
坂面鎮歷史可追溯唐朝天寶年間(公元742年—756年),徐姓自東海郡遷居蓬山,始有坂面。宋時,坂面為大田里與和順里一部,隸屬進賢、常平二鄉。元朝,改里為團。明時,又將團改為都,計有二十七、二十八和二十九等三都和七都、二十四都、二十六都部分。民國前期為第四區,后期改設玉街鎮。1949年以后易為第五區,1955年改為坂面區,1958年更換為紅星人民公社,1961年成立坂面區區委,1962年撤區改稱坂面人民公社。1984年8月機構改革后,改稱坂面鄉人民政府。2010年12月,撤銷坂面鄉建制,設立坂面鎮。
鎮政府所在地——坂面,舊有上坂和下坂之分,原是尤溪河水沖積淤沙成洲,故舊稱“浮坂”,經過歷年來的建設,現已形成了以蓬萊街、玉溪街、丁尾街和下坂街四條街道構成的小城鎮,鎮區常住人口已達15000多人。
坂面鎮山多林茂,林地517461畝,其中商品林地294440 畝,生態公益林地223021畝,竹林63621畝,經濟林57280畝,森林覆蓋率為78.32%。山上,林立著郁郁蔥蔥的松、杉、竹、果林。綠林碧波深處,散落著楠、樟、銀杏、水杉、紅豆樹、方竹和斑竹等稀有物種,棲息著金錢豹、彌猴、蟒蛇、銀環蛇、眼鏡蛇、畫眉、斑鳩、穿山甲等珍禽異獸;地下,蘊藏著大量的礦產,現已探明的有金、鉛、鋅、煤、石灰石、花崗巖等18種。
鎮情主要特點:
一湖,即閩湖。閩湖是國家水利風景區,是福建省五大人工湖之一,2020年12月閩湖景區獲批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閩湖規模宏大,湖面面積36.7平方公里,庫面最大寬度達2.5公里,為全省之最;大壩高126米,為全省第一;總庫容18.24億立方米,為全省第三。景觀秀美,山水兼備,還有變化莫測的霧凇、朝暉、晚霞、云海,加之四季更迭,呈現出奇妙的特色。位置獨特,屬閩江流域上游,距離已經開通的莆炎高速閩湖互通口5分鐘車程,在閩湖內的“閩心園”,是福建省最中心部位,有“八閩丹心”美譽。
▲▲▲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兩山,即蓬萊山和羅漢山。蓬萊山海拔1288米,是坂面的最高峰,日出和云海尤為壯觀,每逢農歷初一、十五和六月十九,許多香客都會到蓬萊山燒香祈福。據《尤溪縣志》載昔人詩云:“微風輕動霧云開,日照峰巔香燭臺,不為神靈躬朝觀,只緣賞景上蓬萊”。羅漢山海拔1287.5米,傳說夢仙公范侯常用樹葉做風箏在山頂上放飛,故其主峰叫紙鳶山,周圍群山低伏,河流曲曲彎彎,宛如盤蛇,頂峰近處有象形石朝天喙,蔚為壯觀。
三紅,即坂面紅、尤溪紅和中國紅。坂面紅(紅酒),是用上等糯米、特制紅曲,配合蓬萊山泉水釀造的米酒,優于選料,精于配方,工于制作。每年冬月家家戶戶都在釀制坂面紅,酒香滿巷。坂面紅風味醇厚,聞名遠近,暢銷省內外。尤溪紅(紅茶),茶產業是我鎮優勢特色農業產業,全鎮現有茶園1萬多畝,擁有茶葉加工企業23家,多以生產紅茶為主,兼營綠茶,年加工干茶1600多噸,茶葉年總產值超過億元。其中光興茶業已發展為市級龍頭企業,入選中國農技協科技小院(國家級)和2020年福建省級學會創新驅動服務站,榮獲2021年度“中國農技協十佳科技小院”稱號、2022年度福建省優秀科技小院稱號,并連續四年成功舉辦尤溪縣采茶節、紅茶文化節等。中國紅(紅軍),2019年12月閩中紅軍舊址獲評國家AAA旅游景區,成為我縣首個國家AAA級紅色旅游景區,由閩贛省蘇維埃政府舊址與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舊址組成,2021年5月閩中紅軍舊址入選全國“建黨百年紅色旅游百條精品線路”名單。閩贛省蘇維埃政府舊址位于坂面鎮京口村,是省級黨史教育基地、三明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全省100個黨史學習教育參觀點之一、福建省國防教育基地、省級“離退休干部黨員傳承共色基因學習教育基地”。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舊址位于坂面村庭美堂,據考察是迄今發現最早落款“中國工農紅軍抗日先遣隊”的舊址,2020年9月入選福建省第十批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