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坂村位于赤土鄉中部,距鄉政府所在地3.5公里,東北鄰前坂村,南鄰西洋村,東鄰下宮村、西鄰萬安農場朝陽及下埔作業區。源自水尾和苦竹的兩條小溪在前坂與下宮之間匯合,流經本村,經水頭入于舊鎮鎮境內,為浯江上游。縣道綏佛線與溪寨線(自國道324線長橋鎮溪內站至漳東線舊鎮寨內)在本村交匯。
【政區沿革】
下坂村雅稱霞苑,清順治年間為下洋保(包括西洋),康熙年間改稱霞洋保,民國29年屬四股鄉(民國29年與海烏鄉合并為浯江鄉)的西洋保所轄。新中國初期屬第八區(浯江區)的下宮鄉所轄。1961年7月成立屬于赤土公社的下坂大隊,1984年9月改為下坂村,轄下坂、過田、上柳、埔尾寨、過溪趙、石頭橋6社(自然村)。現共有420戶,1468人,其中,下坂146戶,553人;上柳98戶,345人;過田76戶,240人;石頭橋37戶,120人;過溪趙25戶,90人;埔尾寨38戶,120人。
【姓氏源流】
下坂社為林姓聚居地,祖先來自烏石后埔邊,縣明代禮部尚書林示章后裔,故其祖祠規格甚高,為前后三進的“崎階倒吊蓮”。過田亦林姓聚居地,祖先來自烏石潭仔頭,上柳原為柳姓聚居地,后來柳姓先后移居霞美、云霄、臺灣等地。現上柳為林姓聚居地,祖先同過田。埔尾寨亦林姓聚居地,祖先來自東埭、荷芽,荷芽系來自烏石分衍。過溪趙為趙姓聚居地,祖先來自舊鎮甘林村,甘林村源自官潯趙厝,是宋太祖后裔,詳見趙厝姓氏源流。
【經濟狀況與基本設施】
下坂村水田1200畝,農地250畝,并有山地,主要農作物有水稻、花生、荔枝、龍眼等果樹。
供電情況正常,電視機、電話機、手機、摩托車等基本普及,電腦、農用車、小車一部分,部分引用井水,部分引用自來水。
有牛屎洼、東坳兩座小水庫,總庫容量80萬立方米,朝陽渠過境1公里,還有苦竹水庫主干渠,西渠總共3公里。
【古跡】
過田樓,民國時期曾利用為賦谷倉庫。
過田有古榕一株,樹齡三百多年,四五人才能合抱。
【古代人物】
趙晟,過溪趙人,清康熙年間,官四川順慶府通判。
【新中國人物】
林柳強,漳州市財政局科長。
林龍法,漳浦縣人民法院副院長。
鄭兩興,廈門日報社編輯、記者。
林家超,注冊會計師,高級會計師。
陳兆正,黨校高級教師。
林旺羅,小學高級教師。
林家躍,中學高級教師。
林榮元,小學高級教師。
林先黨,小學高級教師。
林國和,廈門新科技有限公司總監。
林陽海,萬安學校校長,高級教師。
林建木,福州某海軍副營長。
楊立義,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