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坪鎮位于漳浦縣東北部丘陵地帶,北與龍海市白水鎮交界,東與前亭鎮和白竹湖農場接壤,南與佛曇鎮毗連,西與赤嶺鄉為鄰。四面環山,以“馬山”和“大坪嶺”得名為“馬坪”。全鎮土地面積5225平方公里,轄6個行政村和一個鎮辦場。全鎮共4297戶,17724人,耕地面積21萬畝,山地33萬畝。
全鎮有耕地21萬畝,主要農產品有稻谷、水果、蔬菜。山坡地33萬畝,已種植果樹2萬多畝,主要有龍眼、荔枝、香蕉、桃、李、柑桔等,其中龍眼11萬畝。農產品除水果外毛豆、刀豆、蘿卜、芥菜、葫蘆瓜等蔬菜都是比較大宗的農產品,外銷占一定的市場份額。不斷完善農村市場體系。現全鎮建龍眼烘干加工點18個,年加工鮮龍眼800噸;創設蔬菜類收購點15個,年銷售總量15萬噸;香蕉收購點3個,年銷售總量1500噸。全鎮從事營銷人員達160人,較好地解決了農產品賣難的問題,有效地增加經濟收入。引進康興畜產有限公司在馬坪落戶,發展以黃牛為主的活牛出口,2002年已出口三千余頭,是目前全國最大的活牛批量出口基地。畜產業推動了農業產業化及農業生產的良性循環。組織實施“五個一”工程(即牽好一頭牛,種好一棵草,管好一株果,育好一條蝦,播好一株秧),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引進三資企業有康興畜牧有限公司,大量繁殖養育黃牛。村民也發展養牛業。礦產資源豐富。優質高嶺土儲量1000萬噸,玄武巖和花崗巖儲量1000萬立方米,鋁土礦儲量在200萬噸以上。鎮境與鄰鄉(鎮、場)及龍海市毗連處有楊美、石過陂、赤蘭溪三座中型水庫。林埭村有熬酒桶水庫,文安村有水吼水庫(小二型);擁有35萬伏的文安變電站。民國十八年(1929年)曾由華僑投資,群眾義務投勞,建成自佛曇下坑至馬坪的公路,通班車,抗戰時-政府惟恐日軍內侵而征召民工予以破壞。1979年建成自佛曇東坂經馬坪墟至后塘的公路,稱“佛馬公路”,全長53公里。1990年建成自馬坪通白水營的“白馬公路”,馬坪人出縣貿易才免肩挑背扛跋涉陳倉嶺之苦。上述兩段公路今整合為縣道“東郊線“(東坂——郊邊)!皷|郊線”自南而北經鎮境通過,在馬墟形成十字街,道路周邊建市場及郵政、電訊大樓及商店,開通1000門程控電話和移動電話訊號臺。馬坪中學校園占地面積17061平方米,校舍面積5447平方米,設20班,學生1139人,教師6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