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代屬漳浦縣二十三都。
清代在前亭設后誕、姑壟、葛壟等保。
民國初年屬于以佛曇為中心的外東區(后改為第五自治區),當時實行里閭制度,具體不詳。
1944年前亭屬第三區管轄,實行保甲制度,在現在的前亭鎮轄域內設文山、樓下、亭林、前亭、下尾(莊厝)、橋仔頭、江口、青沙、過港、洛運、后內11保,分屬樓下、前亭、江口3聯保管轄。
1940年撤銷聯保,合并為前江鄉,1944年,前江鄉與林東鄉(林埭、東坂)及馬坪鄉合并為前坪鄉,鄉公所設馬坪。
新中國成立初期,在今前亭鎮地方設前亭墟、莊厝、樓下、江口、田中央、文山6鄉,屬第五區(佛曇區)管轄。
1956年10月,前亭墟與莊厝合并為前亭鄉,文山合并于樓下。
1958年3月,合并為前亭、橋港、劉下3鄉。
1958年9月公社化,屬佛曇公社前亭管理區、橋港管理區、劉下管理區。
1961年撤銷管理區,成立前亭公社,轄大社、墟仔、莊厝、洛運、田中央、橋仔頭、過港、崎沙、江口、后蔡、劉下、頂埕、文山13個生產大隊。
1984年9月,前亭公社改為前亭鄉,1992年2月前亭鄉改為前亭鎮并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