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旗鄉,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的甘肅省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位于新縣城西北87公里處,阿克旗鄉總面積82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600米,年均氣溫為6.2C°,年無霜期為150天,年降雨量達100毫米,但可利用水資源缺乏,阿克旗鄉有可耕地3200畝,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適宜小麥、玉米、胡麻、洋芋、西瓜、棉花、蠶豆、油菜等農作物的種植,是自治縣重要的糧、菜、油供給地。
阿克旗鄉是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唯一的農業鄉,靠阿爾金山的雪水灌溉,位于自治縣新縣城西北87公里處,東與紅柳灣農業開發區相望,西依庫姆塔克沙漠,南接本縣和平鄉,北與敦煌南湖鄉為鄰,該鄉總面積827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3200畝。該鄉適宜種植玉米、小麥、胡麻、瓜菜等主要作物,是自治縣重要的糧、菜、油供給地。阿克旗鄉轄2個行政村,5個村民小組,1個鄉企業公司,共173戶,1035人,哈薩克族占20%左右。此外,還有回族、藏族等少數民族。為了改善生活環境,他們在鄉政府所在地的村邊靠雪水種了一片楊樹林,以抵擋風沙,這兒是國家退耕還牧區。2006 年該鄉農民人均收入5528 元。由于人口少,自然條件和交通、教育、文化等基礎設施較差。
該鄉基礎設施條件門益完備。該鄉主引水干渠一“709”引水工程引水流量為0.5米/秒,并且配套機井5眼,基本保證了農業十產的正常灌溉,實現了井渠混灌;“千畝環鄉生態防護工程”已初見規模,形成環鄉防風林帶5條400多畝:2000年,該鄉爭取國家投資架通了紅柳溝一多壩溝鄉的10千伏電網,解決了該鄉人民無“長明電”的歷史:2002年架通了該鄉有線電視網,阿克旗鄉群眾看上了10套清晰電視節目。同時,農業生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種植結構山糧、經二元結構向糧、經、草三元種植結構轉變。
-
經濟建設
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阿克旗鄉充分發揮勞務協會和勞務工作站的職能作用,加大勞務培訓力度,增強外出務工人員的權益保護意識。同時,邀請務工創業典型現身說法,講述務工創業經歷,進一步激發了閑散人員外出務工的積極性。2007年,共向外輸出勞動力249人次,實現勞務收入148萬元。
阿克旗鄉經濟不斷發展壯大。截止2003年底,該鄉農牧業總產值達到131.7萬元,人均純收入4112元,鄉鎮企業總產值5148萬元,鄉鎮企業增加值1400萬元。該鄉先后被評為地級安全文明單位、“二五”普法先進單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地級文明鄉,擁軍優屬模范鄉、甲級無毒鄉,建設村還評為地級文明村。
-
農業發展
阿克旗鄉多壩溝村適宜種的農作物中,在正常年份下,小麥平均畝產達到500公斤,玉米平均畝產達到800公斤,胡麻平均畝產達到150公斤,洋芋平均畝產達到2500公斤、苜蓿平均畝產達到了1000公斤、西瓜平均畝產達到了3000公斤以上,尤其以西瓜的畝產量最高。由于該鄉處于沙地種植、晝夜溫差大,故產出的西瓜個大、汁多、瓤沙、味甜,種植出的西瓜尤以品質優而著稱,深受鄰近城鎮居民的青睞。以種西瓜計算,種西瓜每畝地產量3000公斤,按2004年平均市場價0.5元/公斤,種西瓜的畝產值達1500元,除去各項農業支出費用,種西瓜的畝產值為1200元/畝,所種西瓜除了銷售、自食以外,還可以將剩余西瓜來喂養家畜,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
環境整治
阿克旗鄉為了更好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鄉上組織實施了鄉村環境整治文明創新活動,在所轄三個行政村開展了鄉村整潔工程啟動活動,內容包括公共衛生設施的配套建設,庭院的美化、人居環境的綠化,村民公德意識的提高等。進一步增強村民的文明創新意識,提高該鄉農牧民群眾的凝聚力。按照“村容整潔”的要求,以“四化”(硬化、綠化、凈化、美化)為基本標準。
一加強村民衛生知識教育,以各村為單位,充分發揮村委會監督、督管作用,通過張貼圖片、發放資料,影視音響等手段,提高村衛生意識。
二集中抓好環境衛生的整潔,解決好垃圾亂倒、污水亂潑、柴草亂放、糞土亂堆、禽畜亂跑“五亂”問題。
三堅持開展滅四害活動(蚊子、蒼蠅、老鼠、蟑螂)活動。
四建立村內保潔制度。第一條村配備一定數量的垃圾斗,實行垃圾入斗。第二條村民要愛護公共設施,不隨地便溺,不亂扔果皮、紙屑等廢棄物,不亂倒污水,不得在公共垃圾斗內焚燒垃圾。第三條鄉政府每兩周組織一次衛生大掃除,特殊情況臨時通知,各住戶和干部群眾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參與。第四條地認真遵守本辦法,并在環境衛生管理工作中作出顯著成績的住戶和個人,鄉人民政府給予衛生光榮家庭稱號或其他形式的獎勵。
-
社會事業
阿克旗鄉加強了對計劃生育硬件設施的配備和人員力量的充實,不僅在新修建的鄉政府辦公樓給鄉計生辦分配了一間寬敞、明亮的辦公室并配備了相應的辦公設施,還充實和加強了鄉計劃生育管理服務人員隊伍,從分配至鄉上工作的大學生中,選派了一名綜合素質較高的大學生,安排到鄉計劃生育管理辦公室,進一步增強了鄉計生辦的人員力量,為強化人口計生基層基礎工作,加強基層管理服務奠定了基礎。阿克旗鄉立足于早、扎根于實,積極組織鄉、村計生干部開展以宣傳教育、環孕檢服務、指導和幫助計生戶“三春”生產為重點的計劃生育春季集中大服務活動。廣大服務人員不辭辛苦,走村入戶,深入牧農業生產一線,耐心的向廣大育齡群眾宣傳黨的-精神,計劃生育政策、涉農涉牧法律法規等。同時,認真細致的了解他們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并協調各方力量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先后為農業一線群眾聯系調運化肥66噸,地膜2噸,籽種2噸,為牧業一線群眾調運飼料50噸、草52噸,協調信用社貸款8萬余元,確保了他們三春生產的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