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甘肅省 > 白銀市 > 白銀區 > 武川鄉

白銀區武川鄉概況

[移動版]

白銀市白銀區武川鄉位于白銀市白銀區西北部,東鄰靖遠縣劉川鄉,南與市區相連,西南與皋蘭縣黑石川相鄰,北與景泰縣中泉鄉接壤。全鄉海拔2273-1640米,東西長約38公里,南北寬約21公里,總土地面積48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1933畝,其中水澆地10710畝,全鄉境內溝壑縱橫,常年干旱少雨,群眾居住分散。包蘭鐵路和白景公路縱穿境內。全鄉現轄7個行政村,49個村民小組,52個自然村,3475戶,14736人,勞動力6335人。鄉黨委下設1個黨總支,14個黨支部,54個黨小組,其中企事業單位黨支部7個,村黨支部7個,0員443名,其中農民黨員348名,女黨員30名。全鄉共建成"五好標兵"村黨支部3個,"五好"村黨支部4個。鄉政府位于崖渠村西灣社白景公路旁,距白銀市區14公里。

近年來,武川鄉黨委和政府以-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農業立鄉、工業強鄉、商貿富鄉、科教興鄉、依法治鄉"的經濟發展戰略,以西部大開發為契機,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總攬工作全局,全鄉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2004年底,全鄉工農業總產值完成56385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完成1010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完成55375萬元,糧食總產量達到407.12萬元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498元,人口自增率控制區5‰以內。

武川鄉地處甘肅省西部干旱區,屬典型的大陸性半干旱、半荒漠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降水稀少,光照充足,春季干燥多風,夏季晝熱夜冷,冬季寒冷少雪。農作物種植以小麥、胡麻、蠶豆、糜子等為主,受氣候、資源等因素限制,農業種植結構相對單一,高產高效農業發展緩慢,農業結構調整任重道遠。畜牧養殖業以家庭規模養殖豬、羊為主。2005年全鄉規模養殖戶為208戶,豬飼養量14000頭,存欄10428頭,出欄3570頭,羊只飼養量50000只,向市場供應優質羊只8500多只。

武川鄉共有鄉鎮企業100多家,其中工業企業35家,建筑業3家,個體商鋪66家。這些企業都已完成改制,絕大多數屬私營企業。目前全鄉鄉鎮企業從業人數3700多人。

近年來,武川鄉搶抓發展機遇,狠抓項目建設,以項目為載體,促進基礎設施建設,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促進農民增產增收,使全鄉經濟、社會向更快更好的方向持續發展。相繼對紅峴、新安、中山、武川四個村實施了整村推進扶貧開發,使農業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先后實施了高黃崖小水利工程、風拉牌小水利工程、新安村千畝杏林,建立了杏林示范園等一大批事關經濟發展的項目。2005年,在紅峴村推廣玉米制種達到近千畝,為全鄉農業結構調整探索出了一條新途徑。

為了促進武川鄉跨越式發展,武川鄉于2004年制定了《武川鄉2005-2010遠景目標發展規劃》,并與2005年制定了土地開發、退耕還草、延渠擴灌等一系列事關全鄉發展的規劃。2005年,武川鄉正在組織實施的項目有:學校危房改造項目2項,鄉村道路建設項目2項,企業技術改造2項,客運站建設1項,鄉司法所建設項目1項,武川派出所建設項目1項,支渠改造工程項目1項,平田整地工程1項。

在項目建設的同時,武川鄉更新思維觀念,創新工作機制,把勞務輸轉作為一大產業來抓好促活,做大做強。建立了勞務輸轉工作站等辦事機構,健全了聯席會議制度,信息管理制度等規章制度,并按照"抓培訓、建基地、促產業"的思路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勞務輸轉技能培訓。今年上半年已輸轉勞動力2408人(次),創勞務收入794.87萬元,務工人員人均收入3300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03元。勞務輸轉呈現強勁的發展勢頭,成為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

當前,武川鄉干部群眾在鄉黨委、鄉政府的帶領下,正在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精誠團結、扎實工作,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為全鄉實現政治文明經濟繁榮,社會發展,文化昌盛,人民富裕的全面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而不懈努力。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高清电影免费一区二区 | 日韩成AV人网站在线播放 | 日本区一视频区二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字幕无 |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综合 | 日本字幕有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