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溝遺址位于白銀市會寧縣丁家溝鎮荔峽村。遺址分布面積約3.6平方千米,包含仰韶文化晚期、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等文化遺存,前后延續2000多年。遺址發現有仰韶文化彩陶壺、細繩紋素陶片,馬家窯類型水波紋彩陶片、半山類型、馬廠類型彩陶片和素陶殘片以及齊家文化彩陶罐、素陶罐、磨制石斧、玉璧等器物和窯址、窯餅,暴露有灰坑、白灰地面、燒窯等遺跡。遺址分界線大致以村中的萬家河為界,西岸以齊家文化為主,東岸以馬家窯文化為主。2014年被白銀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遺址基準點為基點,東至遺址所在東山山脊線,向南延伸300米,西至遺址所在西山山脊線,向北延伸300米。
萬靈山普救寺位于會寧縣丁家溝鎮荔峽村老人溝社南西山腳下河谷旁。萬靈山普救寺為第四批會寧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普救寺中心為基準點,向西北延伸50米,向東南延伸20米,向東北西南各延伸20米。建設控制地帶為保護范圍向外延伸50米。
沈家屲西大廟位于會寧縣丁家溝鎮沈家屲村沈家屲社。沈家屲西大廟為第三批會寧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廟峽溝,南至宋光榮、李珍耕地,西至樹林,北至陳向耕地。建設控制地帶為保護范圍外四周向外延伸50米。
沈家屲遺址位于丁家溝鎮沈家屲村沈家屲社西山梁。沈家屲遺址為第二批會寧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劉永奇耕地,南至沈屲村莊,西至郭世元耕地,北至陳子華、劉建強耕地。控制地帶為保護范圍外四周向外延伸50米。
會寧吳家山遺址位于會寧縣丁家溝鎮沈家屲村上吳家山社南山坡上。吳家山遺址位于會寧縣丁家溝鄉沈家屲村吳家山社內的半山坡地帶,東西長約100米,南北寬約300米,總面積約3萬平方米。現地表暴露有大量的陶器殘片、殘石器和玉器。20世紀70年代當地農民在修梯田時發現過墓葬、灰坑紅燒土等遺跡。素陶片的紋式主要有繩紋和刻畫紋,彩陶片的紋式有方格網紋、大圓圈紋、三角形紋、鋸齒紋等。器形主要有雙大耳罐、高頸壺、侈口罐、敞口缽。20世紀90年代初,會寧縣博物館曾在此征集到附加堆紋夾砂素陶一個。當地農民交會寧縣博物館玉璧一件。依據出土文物初步推斷,該遺址屬馬家窯文化和齊家文化共存遺址。1991年,該遺址被會寧縣人民政府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南
盤龍山鄂博位于會寧縣丁家溝鎮慢灣村盤龍灣社東山梁頂。盤龍山鄂博為第四批會寧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鄂博中心為基準點,向四周各延伸20米。建設控制地帶為保護范圍外四周向外延伸30米。
臥虎山靈湫宮位于會寧縣丁家溝鎮慢灣村盤龍灣社。臥虎山靈湫宮為第四批會寧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靈湫宮院落中心為基準點,向東西南北各延伸20米。建設控制地帶為保護范圍外四周向外延伸50米。
陽屲山遺址位于會寧縣丁家溝鎮慢灣村陽屲山社。陽屲山遺址為第五批會寧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陽屲山河谷底部,南至鄭家溝,西至陽山灣鄉村公路,北至老人溝社。建設控制地帶為保護范圍外四周向外延伸50米。
康灣遺址位于會寧縣丁家溝鎮沈家屲村康灣社?禐尺z址為第五批會寧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孫萬軍耕地,南至周儀耕地,西至吳海軍耕地,北至楊軍耕地。建設控制地帶為保護范圍外四周向外延伸50米。
萬崖遺址位于會寧縣丁家溝鎮郝家川村萬崖社公路東側山坡。萬崖遺址為第五批會寧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牙灣地,西至公路以東30米,南、北至山溝。建設控制地帶為保護范圍外四周向外延伸50米。
雙石堡子位于會寧縣丁家溝鎮馬家岔村蠻子社。雙石堡子為第五批會寧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堡墻外側底邊為基準,四周向外延伸20米。建設控制地帶為保護范圍外四周向外延伸50米。
張莊西山遺址位于會寧縣丁家溝鎮郝家川村張莊社西山。張莊西山遺址為第五批會寧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公路,西至荒坡,南、北至王俊青耕地。建設控制地帶為保護范圍外四周向外延伸50米。
線家川遺址位于會寧縣丁家溝鎮線家川村胡家坡社東山坡丁溝水泥廠東北約1公里處。線家川遺址為第五批會寧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山梁,南至胡坡社,西至線川社公路,北至原土溝。建設控制地帶為保護范圍外四周向外延伸50米。
甜水墓葬位于會寧縣丁家溝鎮郝川村甜水社。甜水墓葬為第五批會寧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席明耕地,南至康軍耕地,西至席明耕地,北至康森林耕地。建設控制地帶為保護范圍外四周向外延伸50米。
康灣墓葬位于會寧縣丁家溝鎮沈家屲村康灣社?禐衬乖釣榈谖迮鷷䦟幙h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孫萬軍耕地,南至周儀耕地,西至吳海軍耕地,北至楊軍耕地。建設控制地帶為保護范圍外四周向外延伸50米。
萬河遺址位于會寧縣丁家溝鎮慢灣村萬河社東山上。萬河遺址位于會寧縣丁家溝鄉萬家河村內的半山坡地帶,西在李家北接東山社,東至上大山1,南近嵩家社。東西長約1公里,南北寬約2公里,總面積約2平方公里。20世紀70年代當地農民在搞農田建設時曾出土過玉璧和玉璜,F地表暴露有大量的陶片、石器、木炭經源屑和房址的白灰地面,文化層解深1-2米。陶片多為紅色,也有少量的灰陶和彩陶片。器形有雙大耳罐、鼓腹高頸壺、長頜瓶等。該遺址為馬家窯文化和齊家文化的生活區。1993年,該遺址被會宇縣人民政府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東山社,南至那坡社,西至河底,北至老人溝。建設控制地帶為保護范圍外向四周延伸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