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灘鄉位于甘肅省靖遠縣東北部,距縣城86公里,東鄰靖遠縣東升鄉,南接平川區水泉鄉,西靠靖遠縣永新鄉,北接寧夏中衛縣三眼井鄉、景莊鄉,屬興電高揚程灌區,轄區總面積565.3平方公里。現有耕地15.77萬畝,其中:水地10.2萬畝。地處峰臺山南麓二十五公里處的山川丘陵地帶。鄉政府所在地杜寨村,2006年被靖遠縣上確定為“一帶五區”之一—杜寨柯農產品加工貿易集散區。
北灘鄉地處騰格里沙漠邊緣,地勢南高北低,西南和西北起伏較大,且有較多的大小山峰 北灘鄉
,屬溝壑丘陵地帶,中間為平川,海拔1500—1700米之間,氣候干旱,降水量稀少,年均降雨量不足200毫米,且分布不均,蒸發量1900毫米,屬甘肅省中部干旱地區,年均氣溫8.7℃—10℃,年最高氣溫35℃,年最低氣溫-17℃,年積溫3210℃,年日照時數2714小時,無霜期160—180天,干旱、風大、沙多是北灘鄉的主要氣候特征。1984年白銀市興電工程建成通水后,北灘鄉始有黃灌地并成為興電工程灌區鄉之一。
-簡介
北灘鄉地處騰格里沙漠邊緣,地勢南高北低,西南和西北起伏較大,且有較多的大小山峰 北灘鄉
,屬溝壑丘陵地帶,中間為平川,海拔1500—1700米之間,氣候干旱,降水量稀少,年均降雨量不足200毫米,且分布不均,蒸發量1900毫米,屬甘肅省中部干旱地區,年均氣溫8.7℃—10℃,年最高氣溫35℃,年最低氣溫-17℃,年積溫3210℃,年日照時數2714小時,無霜期160—180天,干旱、風大、沙多是北灘鄉的主要氣候特征。1984年白銀市興電工程建成通水后,北灘鄉始有黃灌地并成為興電工程灌區鄉之一。
-農業發展
北灘鄉經濟以農為主。農作物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糜子,特產黑瓜子。隨著北灘鄉大力調整種植業結構,發展訂單早熟洋芋、啤酒大麥、中藥材、枸杞、油葵、洋蔥、四季豆、玉米制種、食用菌等特色種植面積,優勢作物面積穩定4.6萬畝,占水地農作物播種面積83%,訂單面積1萬畝。已建成3個萬畝種植基地(萬畝枸杞基地、萬畝地膜洋芋基地、萬畝青桿高蛋白地膜玉米基地),大力發展反季節蔬菜種植,在東寧等村發展日光溫室150多座。同時,在109國道沿線的小紅溝等村大力引導枸杞種植,建成2000多畝枸杞經濟林帶,為建立北灘鄉枸杞種植示范園區奠定了基礎。 北灘鄉
大力發展舍飼養殖業,北灘鄉已建成3個養羊示范村,1個肉雞養殖示范社,2個秦川牛養殖示范社,2003年新發展舍飼養羊戶500戶,羊只飼養量達5.2萬只,秦川牛500多頭,10只以上規模養羊戶達到2588戶,500只以上的養雞戶發展到30戶,10頭牛以上的養牛戶發展到5戶,畜牧養殖業已成為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在紅豐村建立以養殖業為主的北盛農牧發展公司一處,在劉梁村以“公司 農戶 協會”的運作方式建立種羊繁育基地一處,在獨山村建立以雙孢菇為主的食用菌產業基地一處。
-鄉鎮企業
鄉鎮企業發展勢頭良好。北灘鄉共有鄉鎮企業53家,其中磚瓦生產企業42家,有年產10萬噸 北灘鄉
水泥的北福源建材廠一家,脫水菜廠4家,正在建設的白銀市鐘鉎元枸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家,預制場4家,新農村預制場正在建設中。沿國道109線在大紅溝、杜寨、小紅溝磚瓦企業帶發展磚瓦企業27家,預制場3家,涉及批發零售、餐飲及社會服務業等行業的個人獨資企業483家,有年生產2.65萬噸普通硅酸鹽水泥的鄉辦集體企業北福泉水泥廠一家,年可生產100噸以上干產品的“農”字牌企業—景豐蔬菜加工廠一家。全鄉鄉鎮企業年產值4380萬元,利稅392萬元。
-基礎建設
鄉設有信用社一所,糧管所一所,農電所一所。有派駐單位法庭一所,-派出所一所,國稅所一所,地稅所一所,電信支所一所,煙草局一所,交警支隊一所。文教衛生事業發展迅速,北灘鄉現有學校46所,其中中學4所,小學42所,在校學生總數8178人。鄉有中心衛生院一所,各村均設有衛生醫療所,群眾就醫方便。
-模范村莊
靖遠縣北灘鄉景灘村屬興電灌區移民村,走活結構調整一盤棋,以特色產業撐起群眾增收致富的一 北灘鄉
方晴空,是村兩委班子奮斗的目標;村支書吳軍民籌資建起北灘鄉第一家脫水蔬菜加工廠,每年種植四季豆10余畝。全村建成脫水蔬菜企業2家,投資規模達280萬元,固定資產240萬元,從業人員180人,年創利潤達90萬元,著力建立企業帶基地、基地帶農戶的發展模式;全村四季豆年播種面積達800畝,每畝收入近3000元;建成早熟洋芋種植基地1000畝,畝均收入2500元,輻射帶動全鄉12個村2000多農戶種植。村主任唐連東投資20多萬元改造周邊鹽堿地300余畝,種植西瓜近200畝。該村依托香山名牌西瓜產業,發展西瓜種植500畝;依托世行畜牧養殖項目,全村羊、豬、雞飼養量分別達到1800只、900頭、12100只;種植四季豆500畝,枸杞200畝,地膜洋芋600畝。
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穩步推進。2008年,由縣新農村辦公室提供水泥,發動群眾自籌18萬元,硬化村莊道路3公里,安裝路燈32盞,種植柏樹、槐樹500多棵,改變了以往臟、亂、差的局面;采取農民集一點、政府補一點、項目爭一點、能人投一點的方式積極籌措資金,村支書吳軍民、村主任唐連東各投資10萬元,群眾自籌10萬元,縣教育局投資80萬元,建設占地33畝的景灘小學;村支書吳軍民、村主任唐連東各投資18萬元,建成建筑面積700平方米,融服務、辦公、娛樂為一體的村委會陣地;實施農網改造5公里,襯砌渠道2公里,新建沼氣池100余座,新農合參合率達90%。
-當地特產
二毛裘皮
二毛裘皮系灘羔羊一月齡左右宰剝加工而成,皮板輕薄,柔韌細密,毛股緊密,花穗美觀,成明顯大波浪彎曲,俗稱“九道灣”,美觀大方,馳名中外。靖遠是中國重要的灘羊、中衛山羊主產區, 北灘鄉
羊只存欄41.9萬只。靖遠二毛裘皮、沙毛裘皮,特別是五合、北灘、高灣等地出產的二毛裘皮,細密柔軟、毛股長而彎曲,其中有“孔道環”之稱者為上品。靖遠裘皮加工歷史悠久。一千多年前靖遠先民就開始用羊皮縫制裘皮大衣(俗稱“二毛筒子”),用羊毛搟氈等生產生活用品。早期的皮革加工企業是靖遠縣白皮廠,后改名為靖遠縣裘皮廠,所生產的皮褥子深受外商歡迎。已開發生產二毛裘皮褥子、染色皮褥、領條、圍巾、毛皮包、裘皮服裝等10多個品種,年產值1300萬元,實現利稅390萬元,產品銷往美 國、意大利、新加坡、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黑瓜子
黑瓜子其片大、皮薄、板平、口松、肉厚、烏黑發亮、味香雋永、品質優異等特點而著稱,是中國傳統的出口商品之一。黑瓜子可加工成五香、奶油、咸淡、甜味、多味等各種類型的瓜子,又是制作糕點的理想輔料,兼備補腦提神作用,亦可炸油食用。黑瓜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D等營養物質,常吃能延年益壽,令人久食不厭。
-出土文物
1988年,在甘肅省靖遠縣北灘鄉一個農舍的房基下發現了一只鎏金銀盤。此盤高4.4厘米,直徑31厘米,重3180克。盤中的圖案可以分為三層。最外面的一層是相互勾聯的葡萄卷草紋。每顆葡萄中心都有一個小凹點。葡萄的花下葉底還若隱若現地刻劃著29個姿態各異的昆蟲飛鳥,如鸚鵡、蚱蜢、蜥蝎、蝸牛、蜜蜂等。第二層被分成了12個單元,在每個單元中,左側為一個動物,右側為一個神頭像。最里面的一層直徑為9.5厘米,上體為一個青年男神,頭發卷曲,上身裸露,肩扛“權杖”,倚坐在一頭威武的動物上。
這只充滿西方情調的銀盤,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廣泛興趣。這個銀盤的最初研究者初師賓認為銀盤第二層的12個神像應是古希臘神話中的“奧林匹斯山十二神”。初師賓的這個考證,已為其它學者所接受。后來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銀盤正中的男神應當是羅馬神祗巴卡斯(Bacchus),此神相當于希臘神話中的酒神狄俄尼索斯(Diony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