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伏鎮位于秦安縣城偏北部,距縣城15公里,鎮政府所在地位于安伏村,區域總面積104.78平方公里,屬黃土梁峁溝壑地形,海拔在1300-1800米之間,葫蘆河流貫穿鄉東部邊緣及東南部,形成一條峽谷,谷深而窄,兩岸懸崖峭壁,出峽后為安伏河谷盆地,氣候屬溫帶半濕潤區,年平均氣溫11.3℃,年降雨量為463.3毫米,無霜期212天。省道304線與葫蘆河并行貫穿鎮東部及東南部,仁葉公路穿過境內,天平高速公路穿境而過,Y418線正在建設之中。全鎮轄24個行政村,49個村民小組,8128戶31294人。有耕地面積6.3萬畝,其中蘋果園面積2.1萬畝,花椒1.1萬畝,是遠近聞名的蘋果花椒生產重點鎮。全鎮農作物播種面積0.63萬畝,糧食播種面積0.59萬畝,農產品商品率達到70%左右,鎮域內私營、個體企業達248家,從業人員1800人,鎮企業總產值達到2.27億元,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產值占全鎮國民生產總值的61%,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8569元,比2010年翻了一番。
產業興盛。安伏鎮是一個半山半川區鄉鎮,貧瘠的土地多位于石山上,農民靠種糧為生,生活艱辛,為改變貧窮落后的面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當地村民開荒墾地,探索種植花椒、蘋果,即使巴掌大的一塊地都不舍得浪費,全栽上蘋果花椒樹,為貧困的村民帶來了經濟收入。1992年,時任甘肅省委書記顧金池來此視察,對當地人民這種苦干精神給予充分肯定,并贊其為“巴掌精神”。安伏鎮秉承“巴掌精神”,大力發展林果產業,逐年引進煙富6號、眾成1號等新品種14個,引進推廣農業生產“兩增一減”等新技術9項,完成老果園改造1400畝,在位峰、宋灣流域新栽植花椒700余畝,在剪灣、麻灣、劉洼流域新建有機蘋果種植基地4000畝,探索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發展之路。同時,新建雪原集團果品檢測、分選、自動化生產線1條,改擴建長城果汁廠果汁生產線1條,2019年9月安伏鎮被農業農村部授予全國“一村一品”示范鎮。
文化繁榮。安伏傳說是人文始祖伏羲誕生和初步興起的地方,西漢時期就在這里設置了成紀縣,既有古老的蓮峰寺和秦安小曲,又有楊家寺、朱家峽、劉家古堆等遺址以及紅二十五軍長征軍部舊址,文化底蘊深厚,文物古跡多,歷史遺存多,依托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進一步發掘、整理、宣傳伏羲文化,并以此為主線,扶持發展尋根祭祖、民俗風情、農家樂等旅游項目,打造富有文化內涵、文化氣息的特色旅游景區,進一步提升文化品牌影響力。
近年來,安伏鎮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牢牢抓住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高度聚焦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以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完善基礎設施,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基層組織、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設,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不斷提高鎮村兩級黨組織為民辦實事的能力和服務水平,實現安伏經濟高質量和社會各項事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