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岳謝村位于秦安縣北部,王鋪鎮西南,距縣城45km,距鎮政府所在地7公里,東鄰王鋪羅孟村村,南馮溝村,西鄰陽洼村,北鄰馮堡村。
共有3個自然組:岳渠組、謝岔組、中莊組,主村謝岔自然組,是村委會所在地,總人口514人,其中男性265人女性249人,60歲及以上96人,占18.6%;青壯年勞動力315人,占61.28%; 18歲及以下86人,占16.7%。常住人口296人,其中60歲及以上78人,青壯年勞動力195人,占65.87%; 18歲及以下52人,占17.5%。外出流動人口較多,主要流向蘭州,新疆等地從事行業主要為務工。
二、總體目標
堅持以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及中央和省、市、縣、鎮主要會議精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持續推進鄉村振興,努力建設美麗、和諧、富裕、文明新半墩的美好圖景。
三、重大任務
(一)因地制宜以點帶面,全面推進產業振興。
產業興旺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根本出路,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以延伸產業鏈、拓展農業功能為重點,加快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農產品精深加工和流通,開發農業旅游、文化、康養等多重功能,促進農業生產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升值。
1、積極培育家庭農場、種養大戶、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主體,推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重點發展現有產業向規模化邁進。優質馬鈴薯,建成規范運營農民專業合作社1家。
2、,村委會危房拆除重建;建成綜合性電商服務中心1處,公共廁所1座,逐步對村組村內零散戶實施集中安置,夯實基礎設施建設,初步實現村農生活質的提升。
3、因地制宜,積極發展新特產業。統籌發展電商、物流等新產業新業態,初步實現“互聯網+”的發展模式。
4、探索發展林下種殖、果蔬采摘及文創、民宿等方面產業,促進種種殖與觀光旅游業的融合發展。
(二)扎實推進環境整治,全面推進生態振興。
1、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在人工林、路旁綠化帶補植補造。
2、通過開展殘垣斷壁和河道的清理整治、住房的視覺提升、鞏固全域無垃圾治理成果,以及“廁所革命”的有序推進等工作,全面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環境。
3、圍繞異地搬遷后續幫扶政策,建設老年人活動中心1處,逐步完善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設施。
(三)激發村民內生動力,全面推進文化振興。
堅持黨建引領文化振興,弘揚優秀文化、文明鄉風。優秀文化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塑形”。
1、民主商議制定村規民約,并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工作,組織開展廣場舞、籃球等方面農民喜聞樂見、樂于參與的群眾性文化活動,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和公共文化建設,積極培養文明鄉風。
2、組建成立綜合性社工組織1個,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雙結合,做好年度“游林會”籌辦及微信抖音號運營等外宣工作的同時,積極爭取人緣、項目支持等方面資源,主動聯系文化、藝術、生命科學等方面院校和社會組織組建實習、寫生及美育共建基地,并以此增添鄉村文化的內容,促進對外宣傳,實現雙贏目標。
(四)強化基層組織建設,全面推進組織振興。
1、村黨支部加強對村級組織和各項工作的統一領導,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提高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加強對黨員干部的學習教育、民主監督工作,切實提升黨員干部政治素質、自律能力、工作本領,嚴肅遵守黨的紀律,營造風清氣正的黨內政治生態和積極向上的工作狀態。
2、盡快完善村級便民服務中心設施設備的建設,以便更好地方便群眾辦事。
3、力爭發展年輕黨員,全面改善黨員隊伍老齡化問題,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重點培養村中致富能人,帶動村民共同致富。
4、加強支部對婦聯、共青團等組織的領導,大力推進民主法治建設,扎實開展文明創建工作。
(五)培養壯大“關鍵力量”,全面推進人才振興。
1、深化農村“領頭雁”培養工程,加強對“兩委”班子成員、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及村級后備力量的培養。
2、回引培優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田秀才”。大力培養新型職業農民,支持農民參加農業職業教育和各類技能技術培訓,以培訓促就業創業、以就業創業促增收,著力培育有影響力的鄉土人才。
3、結合傳統產業向鄉村旅游業轉型,積極培養與之相適應的園林管護、旅游服務、禮儀接待等方面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