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川鎮地處秦安縣城西郊,葫蘆河沿岸,因地處縣城以西、葫蘆河和西小河流域形成較大面積的川道區而得名。東接興國鎮,西鄰王窯鎮,南靠千戶鎮,北與葉堡鎮相毗連,最南端和麥積區西坪鄉相瀕臨。東臨河谷地帶,是典型的“兩河三道”區域格局,葫蘆河由北向南流經東部邊緣,西小河自西向東流經7村匯入葫蘆河,310國道縱貫下王峽村至李洼村共長17公里,涇甘公路、侯王公路穿境而過,在鎮政府所在地侯辛村交匯,聯結縣城,是重要的交通樞紐。
西川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厚,人杰地靈,是唐代宰相權德輿故里和清代翰林、福建道監察御史“隴上鐵漢”安維峻的故籍,隸屬古成紀、略陽、秦安縣轄。1955年成立西川鄉人民政府,1961—1965年設西川區,1965年撤區設西川公社,1983年撤社設西川鄉人民政府,2001年撤鄉建鎮,被秦安縣列為縣城新城區開發區。2004年被省政府列為甘肅省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全鎮轄30個行政村,66個自然村,總人口10048戶38864人,區域面積72.8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4萬畝,其中果園面積3.5萬畝。特色產業為花椒、蘋果、桃子。全鎮共有鎮屬單位14個,鎮村衛生機構31個,各類學校15所。202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1327元。
西川鎮素有“瓜果之鄉”的美譽。林果業作為全鎮的支柱產業,種植面積達到3.2萬畝,現有盛果期蘋果園3.2萬畝,年產蘋果2.9萬噸,產值5000多萬元。近年來,該鎮大力推廣果樹修剪、疏花疏果、果實套袋等技術,多方引進新品種,年均發展優質果園3000畝。同時,利用交通便利優勢,在李堡、宋場等村建起果品批發市場13處,在山區發展果窖,在川道區興建果品氣調庫,實現了貯藏增值,延伸了產業鏈條,形成了產、貯、銷一條龍的產業化發展格局。
近年來,隨著新城區的開發,西川鎮小城鎮建設如火如荼,鎮村面貌煥然一新。該鎮按照《西川小城鎮建設總體規劃》的總體要求,堅持“小城鎮、大戰略”的方針,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和交通網絡優勢,各項城區基礎設施建設全面鋪開,各種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相繼-,一批集果品、建材、糧油、餐飲等大型綜合市場將如期新建,逐步確立了主導產業培育市場體系,以市場建設為載體,以優惠政策為動力,將小城鎮建設與發展鄉鎮企業相結合,與農業產業化、城鄉一體化相銜接,努力構建美麗西川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