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廣東省 > 潮州市 > 潮安區 > 浮洋鎮 > 徐隴村

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浮洋鎮徐隴村概況

[移動版]

徐隴村

徐隴村,屬潮州市浮洋鎮。距鎮政府西0.5公里,東連集鎮,西望仙庭,南接東隴,北與田墩,隴美為鄰,潮汕公路貫穿村南村北,浮洋車站座落于村東。面積1.3平方公里。主村徐隴聚落呈長方形塊狀,南北走向約0.5公里,新宅區多向潮仙公路東側發展,與集鎮相連。

宋末立村,明中葉,徐氏始祖古隴由福建蒲田縣烏分門樓石榴花叢腳遷此,為紀念始祖故名徐隴。初還有揚、毛、柯、石諸姓,后盡外遷。村民除務農外,以鋸角梳、打錫薄,經商為主,也有搞搬運的,生活貧困。潮汕淪陷時期,有10余名村民被日寇殺害。1943年大旱,霍亂流行,鄉民餓死,病死甚多,迢荒者占人口近三分之一。埕口,村巷雜草叢生。

建國后,農業生產迅速發展。耕地面積939畝,屬粘質土,主種水稻。1953年實現全年畝產跨《綱要》,1961年實現一造跨《綱要》。“0”時期,該村成為“大批判”典型,日夜狠批所謂“資本主義”造成糧食連年減產。有一生產隊人月平均口糧8斤稻谷。

“三中全會”后,水稻單產躍居全鎮前列。村辦企業主要有調味,錫薄,糧食加工等。個體企業出現好勢頭,發展了服裝、珠59、錫薄、角梳、打石、木工、杉木、建材、煤炭。

清末,該村已有“大書齋”、“臨池寄廬”、“洋朵下書齋”、“柿園書齋”4個私墊。民國十年(1921)井私塾于大宗祠稱“東海小學”,學生近80名。抗戰勝利后由徐彰國帶頭捐款侶辦“登云國民第十九保校”,學生160余名,免費入學。1952年改稱“徐隴小學”。

已故名人有,明進土洪夢棟,清康熙進士徐上、清雍正癸卯科武舉徐之杰,戲劇藝人徐烏辮、解放戰爭時期烈土徐家誠,省文史館研究員徐彰國,廣州起義總參謀長徐光英.當代名人有:0湖北省委顧問徐揚、中山大學付教授徐遠通、對越自衛還擊戰一等功臣徐家欽,還有徐義忠,徐慶元等在地方黨玫機關任職。有400多名村民旅居新加坡、馬宋西亞、泰國及港澳地區。

轄屬鳳彩洪村,位于徐隴村南0.5公里,距鎮政府西偏南0.5公里,明代中葉始祖洪元宇從潮陽縣岐北鄉遷此。固與鳳彩陳,吳三自然村構狀似鳳,故名鳳彩。村民姓洪,故稱鳳彩洪。收購舊銅錫自清沿襲至今。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黄金精品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区一区二免费 | 精品免费久久久国产一区 | 亚洲中文字幕丝祙制服在线 | 亚洲综合天堂Av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综合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