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浦村簡介
西浦村位于鎮域北部,北靠蓮花山,南臨省道335線,西與本鎮新樓村相鄰。南宋淳礻右 十年(公元1250年),有鄭氏宗系居民遷至現鎮北蓮花山南麓創鄉定居。因鄉前朝向西方,又有一條道路橫貫,故取名為“西浦”。
西浦村是“二戰”時期革命老區村。全村土地面積1.63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12畝。全村總戶數233戶,總人口953人,村集體經濟總收入594.898萬元,人均收入2538元。全村共有姓氏27個,其中人數較多的是鄭姓,其次是林、陳兩姓。
1979年以來,西浦村經濟獲得較大的發展。至2002年,全村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100畝,農作物總產量2440 噸。禽畜飼養量11629 只,淡水魚總量40噸。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利用山地資源豐富的優勢,積極發展果樹種植,至2002年全村種植荔枝、龍眼及其他雜果共235畝,總產量297噸。
西浦村注重基礎設施建設。1980年,村集體分給村民宅基地,讓村民新建房屋。1986年,建設了自來水塔及配套設施,使村民飲上了自來水。1993年和1995年鋪設了村道水泥路面,1995-2002年逐年對衛生環境進行綜合整治,美化了村容村貌。 1996年,建設了二層的西浦小學教學樓,改善教學條件。西浦村注重發展文化事業,先后建立了西浦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西浦村美術寫生基地。
西浦村于1976年建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革命烈士陳列室是青少年學生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一處場所。室內陳列31位革命先烈肖像和革命事跡掛圖,記載著澄海革命斗爭史上聞名的“西浦事件”。
西浦村美術寫生基地是1998年5月,由汕頭畫院副院長肖映川和原澄海市副市長、著名版畫家許川如的大力倡導和支持下著手開設的,主要場地有村老厝區,西浦山上下水庫等,可供寫生和觀光。還有寫生棚、宿舍等設施。自基地設立以來,一批國內外知名畫家慕名而來并舉辦畫展。先后接待了眾多國家和中央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華南工學院、汕頭教育學院等院校師生共6800多人次。該基地已成為廣州美術學院等多家學校的寫生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