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轄區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屬南海郡;秦末漢初屬南越國;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置高要縣。
此后南北朝梁天監六年(507)置高要郡;隋開皇九年(589)設端州,大業三年(607)改設信安郡;唐武德四年(621)復設端州,天寶元年(743)復置高要郡,乾元元年(756)改為端州;宋重和元年(1118)設肇慶府,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設肇慶路,明洪武元年(1368)復設肇慶府;明至清宣統三年(1911)一直設肇慶府;高要縣城歷為上述郡、州、府、路的治所。
民國時期先后隸屬粵海道、西區、西北區、第三區、第十一區。
公元1935年設肇市鎮,公元1940年改稱肇慶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至1988年,先后屬西江專區、粵中行政區和高要、江門、肇慶專區及肇慶地區。
1949年11月、1958年4月,肇慶鎮兩次升格為肇慶市(縣級),不久均撤銷,仍屬高要縣。
1961年4月,肇慶鎮再次升格為肇慶市(縣級),轄鎮南、獅山、寶月、雙東、二桂、漁業6個公社。
1988年1月7日,國務院批準撤銷肇慶地區,將肇慶升格為地級市,原肇慶市(縣級市)行政區域設立肇慶市端州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