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沙街屬黃埔區行政街,位于黃埔區中部,2002年8月設立。大沙街所轄范圍:大沙東路以北,港灣北路以東,文沖街隔陂坣小路以西,北與開發區蘿崗區交界。占地面積13.10平方公里(原為15.73平方公里,科學城在姬堂社區征地3600畝,橫沙社區征地346.3畝),其中121.8公頃,山林地面積382.47公頃。下設有橫沙、姬堂、泰景和大沙東4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其中橫沙、姬堂是轉制社區),30個居民小組。常住人口18100多人,流動人口29000多人。街黨工委下設2個轉制社區黨委、1個黨總支(泰景社區黨總支),共有32個黨支部,577名黨員。街道辦事處2006年1月遷至大沙東路229號大院。
歷史沿革
1958年,東圃鄉、橫沙鄉合并成立東圃公社,屬廣州市郊區,1960年7月劃屬黃埔區,1961年改為黃埔公社,1962年5月并入廣州市郊區,1973年劃出橫沙、姬堂、茅崗、下沙、文沖、雙沙、長洲等7個大隊,屬黃埔區,仍稱黃埔公社,1983年12月改為大沙區,1986年12月改為大沙鎮。2002年8月,隨著黃埔區撤鎮設街改革,撤銷大沙鎮建制,改設大沙街。
撤鎮設街前,大沙鎮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鎮辦工業主要從事建筑、建材、食品加工、印刷、服裝、皮革等行業。農業以種植水果、蔬菜和養殖為主。撤鎮設街后,街道的職能由過去直接從事經濟工作為主轉移到以城市管理和開展社區建設、社區服務上來,為經濟和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