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江鎮始稱鳳江區,1951年由鳳安區劃出,后稱為第六區。1957年改名為鳳江鄉,1958年并入棉湖公社,1961年從棉湖公社拆建鳳江鎮人民公社,1983年10月又稱鳳江區,1988年始稱為鳳江鎮。
鳳江鎮位于揭西縣東南部,距縣城40公里,東臨榕江,與棉湖鎮隔河相望,西接金和,北連塔頭,南與普寧梅塘毗鄰,面積33.675平方公里,全鎮以平原為主,只有陽西村、赤新村共787.1畝的低矮山地。耕地25791畝,(2000年12月統計數字,下同)旱地1668畝。全鎮總人口72436人,轄15個村民委員會(東光、東豐、東新、陽南、陽西、鳳西、鳳南、鳳北、赤新、鴻西、洪湖、花寨、鴻江、鴻新、莪萃)和一個居委會(橋頭居委),共有85個村民小組,2000年工業總產值44029萬元,比增6.4%,其中工業總產值36324萬元,比增6.3%,農業總產值7705萬元,比增6.9%,人均收入3151元,比增4.6%。
鳳江鎮交通便利,能源充足,通訊便捷,各項基礎設施配套齊全,有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河棉公路貫穿境內,東連棉湖直達揭陽、汕頭,西接金和可到縣城河婆;塔鳳公路北至塔頭、京溪園、五經富;深鳳公路西往深坑、普寧里湖。有11個村委會被這三條等級公路貫穿。按高標準建設的東豐---東新、杜堂---膠走山、鴻江---洪湖、鴻新---莪萃等鄉道與三條主干道把全鎮各村連成一體,鳳棉大橋及過境公路的建成將進一步改善鳳江新區的交通條件,加快發展步伐。鳳江電信分局和郵政分局為人民提供方便快捷的電信服務,目前全鎮共有電話用戶5253戶。3.5萬伏變電站為全鎮人民的生活、生產用電提供有力保障。 鳳江鎮是揭西縣的糧食主產鎮之一,有耕地面積25791畝,旱地1668畝。農作物主要種植水稻、甘茨 、小麥、花生、甘蔗、冬瓜、大芥菜等。2000年,水稻種植面積33700畝,總產達14600噸。
重點發展以蔬菜生產為主的“城郊型”農業,實現連片種植、規模生產,經營面積20畝以上的種植戶有28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