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嶺界村 | 隸屬:南沙街道 |
區劃代碼:440115001999 | 代碼前6位:440115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A |
長途區號:020 | 郵政編碼:510000 |
地名由來:
因避免與番禺縣石樓鎮的“大嶺村”同名,后以村內的大嶺界山命名,故名。
基本介紹:
大嶺界村是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南沙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440115001999,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440115。郵政編碼為510000,長途電話區號為020 ,車牌號碼為粵A。大嶺界村與梅山社區、鳳凰社區、坦尾村、蕉門村、東灣村、上灣社區、金隆社區、蕉門河社區、金沙社區、亭角村、逸濤社區、金洲村、海庭社區、蝴蝶洲社區、大涌村相鄰。
歷史沿革:
明天啟年間(1621-1627)南沙羅姓始祖羅文秀來此定居。
清同治年間(1862-1874)始有人開發,是多姓氏雜居的村落。
隸屬東莞縣。
1953年建政時為大嶺鄉的一部分,與南橫、塘坑、大涌合為“大嶺鄉”;隸屬珠海縣第四區萬頃沙鄉。
1958年,析出羅屋、林傍嶺與塘坑村合并為塘坑大隊,析出三姓圍與南橫合并為南橫大隊。
1959年后隸屬番禺縣萬頃沙人民公社。
1963年由三姓圍村、林傍嶺村、羅屋村三個自然村
周邊相關:
大嶺界村附近有南沙濕地公園、百萬葵園主題公園、南沙天后宮、十八羅漢山森林公園、南沙十九涌漁人碼頭、黃山魯森林公園等旅游景點,有新墾蓮藕、廟南粉葛、小虎麻蝦、番石榴葉茶、石門蠔、橫瀝甜玉米等特產,有黃閣麒麟舞、南沙水鄉婚俗、南沙媽祖信俗、南沙賽龍艇、廣州象牙雕刻等民俗文化。